引起急性胆囊炎的常见病因主要为胆囊管梗阻和细菌感染,约90%-95%的急性胆囊炎由胆囊管被结石嵌顿引起,寄生虫钻入胆囊管或胆管也可致梗阻,胆囊管梗阻后胆汁淤积易致细菌繁殖引发继发感染,原发性感染少见,且不同病因在不同人群中的发生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多种因素影响。
一、胆囊管梗阻
1.结石嵌顿
约90%-95%的急性胆囊炎是由于胆囊管被结石嵌顿引起。结石可由胆囊内形成,也可从胆管移动至胆囊管。结石嵌顿后,胆汁排出受阻,胆囊内胆汁淤积,胆汁成分刺激胆囊黏膜,引起炎症反应。例如,胆囊内的胆固醇结石、胆红素结石等都可能导致胆囊管梗阻。在年龄方面,不同年龄段都可能发生结石,但随着年龄增长,胆囊结石的发生率逐渐升高,女性由于激素等因素影响,比男性更易发生胆囊结石相关的胆囊管梗阻。生活方式上,肥胖、高脂饮食等会增加胆囊结石形成的风险,进而增加胆囊管梗阻的概率。有胆道疾病病史的人群,胆囊管梗阻的可能性也相对较高。
2.寄生虫梗阻
如蛔虫钻入胆囊管或胆管,可引起胆囊管梗阻,导致急性胆囊炎。蛔虫感染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相对多见,儿童由于卫生习惯相对较差,感染蛔虫的风险可能高于成人。蛔虫进入胆道后,会引起胆道痉挛和梗阻,从而引发胆囊的炎症反应。
二、细菌感染
1.继发感染
当胆囊管梗阻后,胆囊内胆汁淤积,容易导致细菌繁殖。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肠球菌等。细菌可经血液循环、淋巴途径或邻近器官感染蔓延至胆囊。例如,当患者有肠道感染时,细菌可能通过淋巴系统转移至胆囊引起感染。在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由于免疫系统相对不完善,细菌感染引发急性胆囊炎的机制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但本质都是细菌在梗阻后的胆囊内繁殖导致炎症。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身体免疫力可能会有一定波动,也可能影响细菌感染引发急性胆囊炎的风险。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熬夜、缺乏运动等会降低身体免疫力,增加细菌感染的易感性。有胆道手术史等病史的人群,胆囊局部的防御功能可能受损,更容易发生细菌继发感染引起的急性胆囊炎。
2.原发性感染
较少见,多为血源性感染直接累及胆囊,但临床上相对罕见。
总之,胆囊管梗阻和细菌感染是引起急性胆囊炎的常见病因,不同病因在不同人群中的发生情况受到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