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子宫出血的检查方法包括妇科检查(观察外阴、阴道情况,考虑不同年龄差异)、妇科超声检查(经腹部超声了解子宫情况,肥胖者受限;经阴道超声更清晰,不同年龄子宫、卵巢表现有差异)、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检查了解贫血、感染及凝血情况,性激素六项检查了解内分泌功能,不同年龄性激素水平不同)、宫腔镜检查(直接观察宫腔内情况,有禁忌证)、诊断性刮宫(既止血又明确病变,不同年龄风险和注意事项不同)。
妇科超声检查
经腹部超声:可了解子宫大小、形态、宫腔内情况,有无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宫腔息肉等病变。对于肥胖女性或盆腔深部病变观察可能受限。
经阴道超声:能更清晰地观察子宫、卵巢及盆腔情况,尤其是对子宫内膜病变的检测更为敏感。但处于月经期或有阴道炎症、出血较多等情况时一般不适用,未婚女性通常不选择经阴道超声检查。不同年龄女性子宫、卵巢的超声表现有差异,如青春期前子宫较小,绝经后子宫萎缩等。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检查:血常规可了解患者有无贫血及感染情况,凝血功能检查如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可判断患者凝血功能是否正常,有助于排查因凝血异常导致的异常子宫出血。不同年龄人群血常规及凝血功能的正常参考值有差异,例如儿童的凝血功能与成人有所不同。
性激素六项检查:包括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激素、孕激素、睾酮、泌乳素等,可了解患者内分泌功能,有助于判断有无排卵障碍等内分泌因素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不同年龄阶段女性性激素水平不同,青春期女性性激素处于逐渐波动变化阶段,围绝经期女性性激素水平呈下降趋势等。
宫腔镜检查
能直接观察宫腔内情况,明确有无宫腔息肉、黏膜下子宫肌瘤、宫腔粘连等病变,还可在直视下取活检明确病变性质。对于异常子宫出血且怀疑宫腔内病变的患者适用,但有急性生殖道炎症等情况时一般不宜进行。
诊断性刮宫
通过刮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既可以达到止血目的,又能明确子宫内膜病变,如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等。对于年龄较大、药物治疗无效或有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常考虑进行,但需注意操作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如急性生殖道感染等情况不宜进行。不同年龄患者进行诊断性刮宫的风险和注意事项有所不同,例如老年患者可能存在子宫萎缩等情况,操作时需更加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