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胃肠炎主要由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星状病毒、肠道腺病毒感染引起,不同病毒有不同特点,患者需注意休息、补充水分电解质,特殊人群密切观察病情,日常生活要注意个人卫生预防。
特点:诺如病毒是引起非细菌性胃肠炎的常见病原体之一,属于杯状病毒科诺如病毒属。诺如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可通过污染的食物、水、接触等途径传播。在人群聚集场所如学校、养老院、医院等易引起暴发流行。诺如病毒感染后,潜伏期较短,通常为12-48小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大便多为稀水便或水样便,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多数患者可在2-3天内自愈,但对于幼儿、老年人等免疫力较弱人群,可能会出现脱水等较为严重的情况。
轮状病毒
特点: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属于呼肠孤病毒科轮状病毒属。轮状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传播。多见于6-24个月的婴幼儿,潜伏期一般为1-3天,发病急,常先出现呕吐,随后出现腹泻,大便呈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无腥臭味,病程一般为3-8天。轮状病毒感染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但免疫力持续时间较短,易反复感染。对于婴幼儿来说,轮状病毒感染可能导致严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补液等治疗。
星状病毒
特点:星状病毒引起的胃肠炎相对较少见,属于星状病毒科星状病毒属。星状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粪-口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均可感染,但以婴幼儿和免疫功能低下者较为多见。感染后的症状与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感染类似,主要为腹泻、呕吐、腹痛等,症状一般较轻,病程较短,多数可自行恢复。
肠道腺病毒
特点:肠道腺病毒属于腺病毒科哺乳动物腺病毒属F亚群,可引起胃肠炎。肠道腺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儿童是主要的易感人群,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5-8天,临床表现为腹泻、呕吐、发热等,腹泻症状可持续1-2周,部分患儿可能伴有呼吸道症状。
对于病毒性胃肠炎患者,无论感染哪种病毒,都需要注意休息,适当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预防脱水。对于婴幼儿等特殊人群,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频繁呕吐、大量腹泻、精神萎靡、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应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如勤洗手、避免食用污染的食物和水等,以预防病毒性胃肠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