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彻底根治主要靠手术治疗,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胆囊切除术在特定情况采用;非手术治疗中饮食调整很重要,要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多吃富含膳食纤维食物,发作时可用利胆药物缓解症状,治疗需考虑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选合适方案。
一、手术治疗
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目前治疗慢性胆囊炎常用的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对于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如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合并慢性胆囊炎等情况,手术切除胆囊可彻底根治疾病。大量临床研究表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较短,一般术后1-2天即可下床活动,1周左右可基本恢复正常生活。该手术适用于大多数成年患者,对于儿童患者,需严格评估手术风险后谨慎选择。
2.开腹胆囊切除术:在一些基层医院或患者存在腹腔镜手术禁忌证时仍可能采用。但开腹手术创伤较大,患者术后恢复相对较慢,住院时间较长。
二、非手术治疗及注意事项
1.饮食调整:
对于慢性胆囊炎患者,饮食调整是非常重要的非手术治疗措施。要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如油炸食品、动物内脏、蛋黄等。因为高脂肪饮食可刺激胆囊收缩素分泌,引起胆囊收缩,导致疼痛发作。建议患者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胆固醇的吸收。例如,多吃芹菜、苹果、燕麦等,这有助于维持胆囊的正常功能,减少胆囊炎的发作频率。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在饮食调整上基本遵循此原则,但儿童患者需要特别注意营养均衡,避免因过度限制脂肪摄入影响生长发育,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合理的饮食搭配。
2.药物治疗:
当慢性胆囊炎发作出现疼痛等症状时,可使用利胆药物,如熊去氧胆酸等。熊去氧胆酸可以增加胆汁酸分泌,降低胆汁中胆固醇及胆固醇酯的含量,使胆汁成分趋于正常,从而有利于胆囊内胆固醇结石的溶解。但药物治疗一般是缓解症状,不能彻底根治慢性胆囊炎。对于老年患者,使用药物时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与其他基础疾病用药的相互作用;儿童患者应避免使用不适合的利胆药物,必须使用时需在医生严格指导下进行。
慢性胆囊炎彻底根治主要依靠手术治疗,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等,同时非手术治疗中的饮食调整等也有助于减少疾病发作。在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