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初期发烧体温无固定精确范围,多数超37.3℃,不同人群发烧表现有差异,发烧与其他初期症状无绝对对应,发烧时要注意休息、多饮水,不同人群发烧时应对方式不同,持续不退或伴严重症状需及时就医。
不同人群发烧表现的差异
儿童:儿童感染新冠病毒初期发烧情况有所不同,幼儿可能体温上升较快,部分可在短时间内达到39℃甚至更高,这是因为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未完善,对体温的调控能力相对较弱。而年龄稍大的儿童发烧体温范围也多在37.3℃以上,有的可能呈现持续中热状态,且儿童发烧时可能还会伴有精神状态稍差、食欲减退等表现,这与儿童自身的生理特点有关,他们的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感染后身体的反应更为明显。
成年人:成年人体温调节相对稳定,感染初期发烧多数在37.3℃-39℃之间,部分身体状况较好的成年人可能发烧体温相对低一些,在37.3℃-38.5℃,但也有身体抵抗力稍弱或病毒载量较高的成年人发烧体温会较高,超过38.5℃。
老年人: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初期发烧情况受基础疾病等影响较大,部分老年人发烧体温可能不是很高,在37.3℃-38.5℃,但也有一些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免疫力低下,发烧体温可能相对较高,而且老年人发烧后病情变化可能较快,需要密切关注,因为老年人本身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发烧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
发烧与其他初期症状的关联
新冠病毒初期除了发烧外,还可能伴有咳嗽、乏力、咽痛、鼻塞、流涕等症状,发烧程度与这些症状的严重程度并没有绝对的一一对应关系。有些患者可能发烧体温不是很高,但咳嗽等症状较为明显;而有些患者发烧体温较高,但其他伴随症状相对较轻。不过一般来说,发烧体温越高,身体的炎症反应可能相对越明显,但这也不是绝对的,还需要结合个体的整体情况来综合判断。
发烧时的应对建议
当出现发烧情况时,无论体温高低,都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多饮水,以促进身体代谢。对于儿童,要特别注意观察体温变化和精神状态,如果体温超过38.5℃且精神状态不佳,需要及时采取适当的物理降温措施,如用温水擦拭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但要避免擦拭胸前区等敏感部位;对于成年人和老年人,如果发烧体温较高且伴有明显不适,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当的方式缓解,但要注意如果发烧持续不退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如呼吸困难、胸痛等,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