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烂性胃炎一般无需手术治疗,多数通过内科治疗缓解,内科治疗包括抑酸药物、胃黏膜保护剂、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需手术的情况为大量出血内科治疗无效、合并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儿童患者要明确病因、优先非药物干预且谨慎用药,老年患者要兼顾基础疾病、密切观察病情,女性患者要考虑特殊时期用药禁忌。
常见的内科治疗方式
抑酸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PPI),可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糜烂处的刺激,促进糜烂面愈合,常见药物有奥美拉唑等,多项临床研究表明,规范使用PPI能有效改善糜烂性胃炎患者的症状,促进黏膜修复。
胃黏膜保护剂:像铝碳酸镁等,能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屏障,阻挡胃酸、胆汁等对胃黏膜的损伤,辅助糜烂处的修复。
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如果糜烂性胃炎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需要进行规范的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一般采用质子泵抑制剂联合两种抗生素和铋剂的四联疗法,多项大规模研究显示,成功根除幽门螺杆菌后,糜烂性胃炎的复发率降低,黏膜愈合情况改善。
需要考虑手术的情况
大量出血经内科治疗无效:当糜烂性胃炎患者出现严重大量出血,经过积极的内科止血等治疗措施后仍不能止血,出血持续危及生命时,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通过手术来控制出血。比如一些患者经过多次输血等内科止血治疗后,血红蛋白仍持续下降,生命体征不稳定,就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合并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如果糜烂性胃炎导致胃穿孔,胃内容物漏入腹腔,引起严重的腹膜炎等情况,内科治疗无法解决,就需要急诊手术,修补穿孔部位等。
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患糜烂性胃炎多与感染等因素有关,首先要注意明确病因,比如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在治疗上更倾向于优先非药物干预,如调整饮食,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如果需要用药,要严格按照儿童的体重等情况谨慎选择药物,避免使用对儿童胃肠道刺激较大的药物。
老年患者:老年糜烂性胃炎患者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治疗时要兼顾基础疾病,使用药物需考虑对其他基础疾病的影响。例如使用抑酸药物时,要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同时,老年患者病情变化可能较快,要密切观察病情,如出现出血等情况要及时处理。
女性患者:女性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考虑特殊时期如孕期、哺乳期等的用药禁忌。例如孕期一般尽量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哺乳期用药要考虑药物是否会通过乳汁影响婴儿,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相对安全的药物进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