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急性脂肪肝需立即终止妊娠,同时进行支持对症治疗(纠正低血糖、凝血功能障碍、护肝、维持内环境稳定)、加强母婴生命体征及肝肾功能监护,还需关注特殊人群(孕妇和胎儿)具体情况,多学科协作采取综合措施保障母婴生命安全。
一、立即终止妊娠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是一种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健康的疾病,一旦确诊或高度怀疑,应立即终止妊娠。这是因为病情进展迅速,及时终止妊娠是挽救母婴生命的关键措施。对于胎儿已成熟或接近成熟的孕妇,经阴道分娩是首选方式;若胎儿尚未成熟,但病情危重,为挽救孕妇生命,也需及时剖宫产终止妊娠。
二、支持对症治疗
纠正低血糖:由于患者常伴有低血糖,需密切监测血糖水平,及时补充葡萄糖。因为低血糖可能会加重肝脏及其他重要脏器的损伤,通过静脉输注葡萄糖溶液等方式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
纠正凝血功能障碍:AFLP患者常存在凝血功能异常,如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缺乏等。应根据具体情况补充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等血液制品,以改善凝血功能,预防出血并发症。
护肝治疗:可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等药物进行护肝治疗,减轻肝脏炎症和氧化应激损伤,保护肝细胞功能。
维持内环境稳定:密切监测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指标,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例如,患者可能出现代谢性酸中毒,需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合理补充碳酸氢钠等纠正酸中毒。
三、加强监护
母婴生命体征监测:严密监测孕妇的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以及胎儿的胎心、胎动等情况。通过持续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等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
肝肾功能监测:定期检测肝功能(如转氨酶、胆红素等)、肾功能(如肌酐、尿素氮等),评估肝肾功能损伤程度,调整治疗方案。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方面:要充分评估孕妇的全身状况,考虑其年龄、既往病史等因素。对于高龄孕妇或有基础疾病的孕妇,需更加谨慎地调整治疗方案,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因为这类孕妇对疾病的耐受性可能较差,病情进展可能更为迅速。
胎儿方面:关注胎儿的孕周、成熟度等情况。对于孕周较小的胎儿,在积极治疗孕妇的同时,需加强对胎儿宫内情况的监测,如通过胎儿电子监护、B超等检查,及时发现胎儿是否存在缺氧等异常情况,必要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胎儿的安全。
总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紧急治疗需要多学科协作,迅速采取终止妊娠、支持对症治疗、加强监护等综合措施,同时充分考虑孕妇和胎儿的具体情况,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最大程度保障母婴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