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浅表性胃炎可通过症状评估、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及病理组织学检查来诊断。症状上腹痛无规律、有消化不良表现;胃镜下见胃黏膜红白相间等改变;幽门螺杆菌检测有尿素呼气试验和胃镜下活检等方法,与疾病发生发展相关;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胃黏膜有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等改变。
一、症状评估
1.腹痛情况: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腹痛无明显规律性,可为隐痛、胀痛等,疼痛程度不一,部分患者仅感腹部不适,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无法准确表述腹痛,常表现为哭闹、拒食等,需家长仔细观察其行为表现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腹痛相关问题。
2.消化不良表现:可出现饱胀感,尤其在进食后较为明显,食欲可能受影响,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所差异,儿童可能出现挑食、食量减少等情况,成年人则可能自觉进食量较以往减少,且可能伴有嗳气、反酸等症状。
二、胃镜检查
1.检查操作:胃镜是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的重要手段。患者需在空腹状态下进行检查,将胃镜经口腔插入食管、胃内。对于儿童患者,需在麻醉师评估后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如表面麻醉等,以保证检查顺利进行。
2.胃镜下表现:胃镜下可见胃黏膜呈红白相间,以红相为主,或呈花斑样改变,黏膜充血、水肿,有时可见散在的点片状糜烂等表现。通过胃镜能直接观察胃黏膜的形态学改变,是明确诊断的关键依据。
三、幽门螺杆菌检测
1.检测方法
尿素呼气试验:包括碳-13或碳-14尿素呼气试验,患者口服相关试剂后,通过检测呼出气体中尿素分解产生的标记物来判断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该方法无痛、无创,适用于各年龄人群,儿童也可进行,但需注意碳-14呼气试验不建议用于孕妇等特殊人群。
胃镜下活检:在进行胃镜检查时,可取胃黏膜组织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等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对于存在消化道出血等严重情况或高度怀疑幽门螺杆菌相关病变的患者,可选择胃镜下活检的方式。
2.临床意义: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测幽门螺杆菌有助于明确病因,指导后续治疗。
四、病理组织学检查
1.检查过程:在胃镜检查时取胃黏膜组织送病理检查,将组织进行固定、切片、染色等处理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胃黏膜的病理变化。
2.病理表现:可见胃黏膜固有层有淋巴细胞、浆细胞等慢性炎症细胞浸润,腺体基本完整等病理改变,通过病理组织学检查可以进一步明确炎症的程度等情况,对于鉴别诊断其他胃部疾病也有重要意义,尤其在儿童患者中,病理检查能更精准地判断胃黏膜的病变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