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胃病具有传染性,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病具传染性,其他类型一般不具;预防具传染性胃病可从饮食(分餐、注意饮食卫生)和生活习惯(勤洗手、不去卫生差处就餐)方面入手;儿童和老年人是特殊人群,儿童要培养良好卫生习惯,老年人要注意卫生和定期检查,感染幽门螺杆菌要规范治疗。
一、部分胃病具有传染性
(一)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病具有传染性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主要定植在胃内的细菌,它具有传染性。其主要传播途径包括口-口传播和粪-口传播。例如,共用餐具、水杯等可能导致幽门螺杆菌在人与人之间传播;食用被幽门螺杆菌污染的水源或食物也可能引起感染。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可能引发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大量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的发病密切相关,在慢性胃炎患者中,幽门螺杆菌的检出率较高。而且,幽门螺杆菌感染还会增加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风险,并且与胃癌的发生也有一定关联。
(二)其他类型胃病一般不具有传染性
比如自身免疫性胃炎,它是由于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胃黏膜导致的,与遗传、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不存在传染性。还有因药物、酒精、不良饮食习惯等因素引起的胃病,像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导致的药物性胃炎,或者长期大量饮酒引起的酒精性胃炎等,这些都不具有传染性。
二、如何预防具有传染性的胃病
(一)饮食方面
1.实行分餐制或使用公筷公勺,尤其是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家庭更应如此。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口-口传播的机会,降低幽门螺杆菌感染风险。
2.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和水源。例如,要确保蔬菜水果清洗干净,肉类充分煮熟后再食用等。
(二)生活习惯方面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因为手上可能会沾染幽门螺杆菌等病菌,通过手接触口等途径可能造成感染。
2.避免到卫生条件差的地方就餐,减少感染幽门螺杆菌等病菌的几率。
三、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
(一)儿童
儿童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更容易感染幽门螺杆菌。家长要注意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如督促儿童饭前便后洗手等。同时,在家庭聚餐等场合,要避免儿童使用成人的餐具等,降低感染风险。如果儿童出现反复腹痛等疑似胃病的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情况。
(二)老年人
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幽门螺杆菌后更容易出现胃部不适等症状,而且病情可能相对较重。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更加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定期进行胃部相关检查,尤其是有胃部不适症状时要及时就医,排查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等问题。如果发现感染,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