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的治疗包括去除诱因,如处理消化道出血、感染、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等;减少肠内氮源性毒物生成与吸收,如饮食调整、清洁肠道;促进体内氨代谢,用鸟氨酸-门冬氨酸;调节神经递质,用GABA/BZ复合受体拮抗剂如氟马西尼;采用人工肝;进行肝移植,还有儿童和老年肝性脑病的特殊注意事项。
一、去除诱因
消化道出血:及时止血、清除肠道积血,可采用生理盐水或弱酸性溶液(如醋酸)灌肠等方法,减少氨的产生与吸收,因为消化道出血是肝性脑病常见诱因,积血在肠道被细菌分解产生大量氨。
感染:积极寻找感染灶,合理应用抗生素,如存在肺部感染、腹腔感染等,感染会加重机体代谢紊乱,诱发肝性脑病。
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纠正低钾性碱中毒等,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例如低血钾时会促使氨透过血-脑屏障,加重肝性脑病。
其他:避免大量放腹水等,大量放腹水可导致电解质紊乱、蛋白质丢失等,诱发肝性脑病。
二、减少肠内氮源性毒物的生成与吸收
饮食调整:开始数日内禁食蛋白质,每日供给热量不少于1200千卡和足量维生素,神志清楚后可逐渐增加蛋白质摄入,以植物蛋白为宜,因为植物蛋白含支链氨基酸较多,产氨少。
清洁肠道:可使用乳果糖,它可酸化肠道,减少氨的生成和吸收,口服乳果糖后在结肠中被肠道细菌分解为乳酸和醋酸,降低肠道pH值;也可使用乳梨醇、灌肠或导泻剂如生理盐水或弱酸性溶液灌肠等。
三、促进体内氨的代谢
鸟氨酸-门冬氨酸:可提供尿素合成和谷氨酰胺合成的底物,促进体内氨的代谢。
四、调节神经递质
GABA/BZ复合受体拮抗剂:如氟马西尼,可拮抗内源性苯二氮所致的神经抑制,但仅适用于部分肝性脑病患者。
五、人工肝
对于肝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人工肝支持系统可清除血氨及其他毒性物质,暂时替代肝脏部分功能,为肝细胞再生及肝功能恢复创造条件或等待肝移植。
六、肝移植
是治疗各种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肝性脑病患者,肝移植可能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肝性脑病:儿童肝性脑病多与遗传代谢性肝病等有关,在治疗时需特别注意药物的选择和剂量调整,避免使用可能加重肝损害或影响神经功能的药物,饮食调整需更加精准控制蛋白质等摄入量,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密切监测儿童的生长发育、神经精神状态等指标。
老年肝性脑病:老年人肝性脑病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治疗诱因时要充分考虑其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选择治疗方案时需权衡利弊,例如使用抗生素时要注意肾功能情况,调节神经递质药物的使用也需谨慎评估对其神经系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