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旋菌具有传染性,通过口-口和粪-口传播,不同人群感染有特点及注意事项,儿童感染症状不典型需注意卫生等;老年人易现并发症,治疗要综合评估;有基础病史者幽门螺旋菌会加重病情,治疗需个体化用药且要注意传播预防。
一、幽门螺旋菌的传染性
幽门螺旋菌具有传染性。它主要通过口-口传播和粪-口传播途径进行传播。
口-口传播方面:
在家庭中,如果有成员感染了幽门螺旋菌,一起共用餐具、水杯等,就可能会导致幽门螺旋菌的传播。例如,家长用自己的筷子喂孩子吃饭,或者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夹菜,都有可能使幽门螺旋菌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此外,接吻也可能传播幽门螺旋菌,因为唾液中可能含有幽门螺旋菌,通过亲密的接吻行为,会使幽门螺旋菌从一个人传播到另一个人。
粪-口传播方面:
幽门螺旋菌感染者的粪便中可能含有该菌,如果粪便污染了水源或者食物,健康人接触了被污染的水源或食物后,就有可能感染幽门螺旋菌。比如,在一些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水源被污染后,饮用这样的水就可能感染幽门螺旋菌;或者食物在种植、加工、储存过程中被幽门螺旋菌污染,食用后也会导致感染。
二、不同人群感染幽门螺旋菌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儿童人群:
儿童感染幽门螺旋菌后,可能症状不典型,有的可能只是轻微的消化不良、食欲下降等。儿童感染幽门螺旋菌后,由于其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在预防传播方面需要特别注意。家长要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尽量避免儿童与幽门螺旋菌感染者有过于亲密的接触,如不要口对口喂食等;同时,要确保儿童的饮食卫生,食物要煮熟煮透,餐具要定期消毒等。
老年人群:
老年人感染幽门螺旋菌后,可能更容易出现一些并发症,如胃溃疡、胃出血等风险增加。在预防传播方面,老年人与家人相处时,同样要注意餐具的分开使用,避免共用餐具等可能传播幽门螺旋菌的行为。而且老年人如果本身有其他基础疾病,在考虑治疗幽门螺旋菌时,需要综合评估身体状况,因为治疗幽门螺旋菌的药物可能对老年人的肝肾功能等有一定影响,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选择治疗方案。
有基础病史人群:
对于本身已经有胃部基础疾病,如胃溃疡、胃萎缩等的患者,感染幽门螺旋菌后,幽门螺旋菌会加重胃部疾病的病情。这类人群在预防传播上要注意与他人的隔离,如前面提到的餐具分开、避免口-口传播等。在治疗方面,需要更加积极地考虑治疗幽门螺旋菌,因为幽门螺旋菌的存在会使胃部基础疾病难以控制,但是在选择药物时,要充分考虑患者已有的基础疾病对药物的代谢、不良反应等的影响,需要医生进行个体化的精准用药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