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子宫癌可接种适配年龄的HPV疫苗,定期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及HPV联合筛查,保持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积极控制慢性疾病,有家族遗传史人群更早更密筛查、更年期女性加强妇科检查、孕妇哺乳期遵专业医生指导进行相关筛查与接种。
一、接种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
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引发子宫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二价、四价、九价HPV疫苗可分别预防不同亚型的HPV感染,建议符合接种年龄(如二价疫苗适用于9~45岁、四价适用于20~45岁、九价适用于16~26岁)的人群及时接种,以降低HPV感染风险,从而减少子宫癌发生几率。
二、定期进行妇科筛查
1.宫颈细胞学检查(TCT):通过采集宫颈细胞进行检查,可早期发现宫颈上皮内病变等异常情况,一般建议有性生活的女性每3~5年进行一次TCT筛查。
2.HPV检测:联合TCT进行筛查可提高检出率,30岁以上女性可选择HPV与TCT联合筛查,若结果异常需进一步行阴道镜等检查明确诊断。
三、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1.均衡饮食:增加蔬菜水果摄入,保证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充足,同时减少高脂肪、高热量食物摄取,如油炸食品、红肉等,有助于维持机体正常代谢,降低子宫癌发病风险。
2.适度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或75分钟高强度有氧运动,维持健康体重,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18.5~23.9kg/m2,可改善机体内分泌及免疫状态,对预防子宫癌有积极作用。
3.戒烟限酒:吸烟会影响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增加子宫癌发病风险,应尽量避免吸烟;过量饮酒也可能干扰体内激素平衡等,需限制酒精摄入。
四、控制慢性疾病
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应积极治疗,将相关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长期的慢性炎症等状态可能增加子宫癌发生的潜在风险,良好控制慢性病有助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降低子宫癌发病几率。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有家族遗传史人群:若家族中有子宫癌或相关遗传性肿瘤病史,应更早开始妇科筛查(如25岁左右可考虑提前筛查),且筛查间隔可能需适当缩短,并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必要时可咨询遗传咨询师进行基因检测等相关评估。
2.更年期女性:由于更年期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子宫癌发病风险可能增加,此类女性应加强妇科检查频率,除常规TCT、HPV筛查外,可增加超声等检查项目,以便早期发现子宫相关病变。
3.孕妇及哺乳期女性:进行妇科筛查或疫苗接种时需遵循专业医生指导,例如接种HPV疫苗需暂缓,而妇科筛查应选择对胎儿无不良影响的方式,确保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