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血是生殖内分泌轴功能紊乱致无全身及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的异常子宫出血分无排卵性(多见于青春期及围绝经期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等)和排卵性(常见于生育年龄与黄体功能异常等有关),核心病因是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功能紊乱,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期时长及经量不定伴贫血等,诊断需排除器质性病变靠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超声及激素测定等,治疗无排卵性青春期以止血、调整月经周期、促进排卵为原则围绝经期以止血、调整周期、减少经量为主,排卵性针对黄体功能异常等处理,特殊人群青春期关注生长发育和心理状态优先非药物,围绝经期警惕内膜病变,生育年龄结合生育需求制定方案。
一、分类及好发人群
无排卵性功血:多见于青春期(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不成熟,反馈调节机制不完善)及围绝经期女性(因卵巢功能衰退,卵泡发育异常),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期时长及经量不定。
排卵性功血:常见于生育年龄女性,多与黄体功能异常等有关,如黄体功能不足可致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等,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可引起经期延长等。
二、病因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功能紊乱是核心病因。青春期时,下丘脑-垂体对雌激素的正反馈调节机制尚未成熟,致使卵泡虽能生长但无排卵;围绝经期时,卵巢功能衰退,卵泡发育异常,激素分泌失衡;生育年龄女性出现排卵性功血多因黄体期孕激素分泌不足或子宫内膜脱落不完全等。
三、临床表现
主要为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经量可时多时少,甚至出现大量出血情况,部分患者可伴有贫血等表现。
四、诊断要点
需排除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等器质性病变,通过详细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结合超声检查了解子宫及附件情况,激素测定(如测定雌激素、孕激素、促性腺激素等)综合判断,必要时可行诊断性刮宫明确子宫内膜情况。
五、治疗原则
无排卵性功血:青春期以止血、调整月经周期、促进排卵为原则;围绝经期以止血、调整周期、减少经量为主,必要时考虑子宫内膜去除术等。
排卵性功血:针对黄体功能异常等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如黄体功能不足者可补充孕激素等。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青春期女性:需关注其生长发育状况,因功血可能影响月经及身体营养状况,同时要重视心理状态,避免因月经紊乱产生焦虑等情绪;治疗时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避免不恰当用药。
围绝经期女性:需警惕子宫内膜病变,因该时期功血可能与子宫内膜增生等病变相关,应密切监测子宫内膜情况;在治疗上要综合考虑其整体健康状况及激素水平变化。
生育年龄女性:要结合生育需求制定治疗方案,若有生育计划,需优先考虑对生殖功能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