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炎拉肚子拉水时,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饮口服补液盐等;调整饮食,急性期暂禁食固体食物,逐步过渡,不同年龄人群饮食有别;要休息并观察病情变化,出现剧烈呕吐、频繁腹泻伴严重脱水、大便带大量脓血、高热、儿童精神状态改变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一、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原因:胃肠炎拉肚子拉水容易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而水和电解质对维持身体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具体做法:可以饮用口服补液盐溶液,它能补充水分和钠、钾等电解质。对于儿童,要少量多次给予,防止一次饮用过多引起呕吐。如果无法获取口服补液盐,也可以自制糖盐水,在温开水中加入少量糖和盐,比例为5%-10%的葡萄糖(或白糖)加0.15%-0.3%的盐。成年人每天的补液量需根据脱水程度调整,一般轻度脱水需补充1500-3000毫升左右,中度脱水可能需要更多。
二、调整饮食
急性期饮食:在拉肚子拉水的急性期,应暂时禁食固体食物数小时,让胃肠道得到休息。可以先少量饮用米汤等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食物。随着症状缓解,逐渐过渡到低脂、少渣的半流质饮食,如米粥、面条等。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高纤维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胃肠道负担。例如,油炸食品、辣椒、芹菜等应暂时避免。
不同年龄人群饮食注意:
儿童:儿童胃肠功能相对较弱,饮食调整需更加精细。可以给儿童准备苹果泥,苹果中的果胶具有收敛止泻作用。同时要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可适当增加蛋类、奶制品的摄入,但要注意适量。
老年人:老年人消化功能减退,饮食调整时要注意食物的软烂程度,避免过硬难以消化的食物。可以将食物煮得更软烂,如煮得很烂的面条、炖得很软的鱼肉等。
三、休息与观察
休息:患病期间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减少体力消耗,有利于身体恢复。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应避免过度劳累,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一般成年人需要7-8小时睡眠,儿童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拉肚子拉水的频率、大便的性状(如是否有黏液、脓血等)、体温变化以及是否出现口渴、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等脱水表现。如果拉肚子拉水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发热、腹痛加剧、频繁呕吐、脱水症状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例如,儿童如果出现精神萎靡、尿量明显减少等情况,需立即送往医院。
四、就医指征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就医:
剧烈呕吐,无法口服补液者。
腹泻次数频繁,每天数十次以上,且大便量多,伴有严重脱水表现,如皮肤干燥、弹性差、眼窝深陷、尿量极少或无尿等。
大便中带有大量脓血。
伴有高热(体温超过38.5℃持续不退)。
儿童出现嗜睡、烦躁不安等精神状态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