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食管炎有典型症状和其他伴随症状,典型症状包括吞咽困难(因食管黏膜受霉菌侵袭致充血水肿、管腔狭窄)和胸骨后疼痛(食物刺激受损黏膜引发,老年患者表现可能不典型);其他伴随症状有反酸、烧心(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受影响,不良饮食习惯等会加重)、呕吐(食管梗阻加重致胃内容物反流)、体重减轻(进食量减少致营养摄入不足)、少数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霉菌感染致食管黏膜糜烂溃疡侵犯血管)。
吞咽困难:这是霉菌性食管炎较为常见的症状。患者在进食固体或流质食物时,会感觉食物通过食管不顺畅,有阻滞感。其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于食管黏膜受到霉菌侵袭,引发炎症反应,导致食管黏膜充血、水肿,管腔狭窄,从而影响食物的通过。例如,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如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接受化疗或患有艾滋病等的人群,更容易出现吞咽困难的情况,且随着病情进展,吞咽困难可能会逐渐加重。
胸骨后疼痛:疼痛性质多为烧灼样、刺痛或隐痛,疼痛可放射至背部、颈部等部位。当食物通过食管时,会刺激受损的食管黏膜,引起疼痛。不同年龄段的患者都可能出现胸骨后疼痛,但在老年患者中可能由于其痛觉敏感度相对较低,疼痛表现可能不典型。比如老年患者可能仅表现为胸部的不适感,容易被忽视,从而延误病情。
其他伴随症状
反酸、烧心:这是由于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受到影响,胃酸反流至食管引起的。霉菌感染导致食管黏膜屏障功能受损,使得胃酸更容易反流。在生活方式方面,如果患者本身有不良的饮食习惯,如进食过饱、食用过多辛辣刺激性食物等,会加重反酸、烧心的症状。对于女性患者,在孕期由于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会使食管下括约肌松弛,增加反酸、烧心的发生风险。
呕吐:病情较重时可能出现呕吐症状,呕吐物可为胃内容物,严重者可能含有少量血液。这是因为食管梗阻加重,胃内容物无法顺利通过食管进入肠道,从而导致反流呕吐。儿童患者如果发生霉菌性食管炎出现呕吐,需要特别注意其营养状况,因为频繁呕吐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体重减轻:由于吞咽困难导致进食量减少,营养摄入不足,患者可能会出现体重逐渐减轻的情况。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体重减轻都是需要关注的重要表现。对于儿童来说,体重不增或减轻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曲线;成人则可能出现体力下降、精神萎靡等表现。
消化道出血:少数患者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表现为黑便或呕血。这是因为霉菌感染导致食管黏膜糜烂、溃疡,侵犯到血管引起出血。老年患者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时,消化道出血可能会诱发心脑血管意外,需要格外警惕。例如老年患者本身有高血压病史,发生消化道出血时,血压波动可能会较大,增加脑出血等并发症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