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需通过鼻内镜及鼻部CT评估鼻部结构、歪鼻类型及程度并考虑不同年龄发育情况与基础疾病,评估全身状况排除手术禁忌证,手术方式有截骨矫正术(含骨部截骨、软骨部矫正)及鼻内窥镜下歪鼻矫正术,术后需鼻腔清洁(儿童需协助)、避免外力碰撞(儿童加强看护)、定期复查观察恢复及处理并发症。
一、术前评估
1.鼻部检查:通过鼻内镜检查可清晰观察鼻腔内部结构,了解鼻中隔、鼻甲等情况;影像学检查如鼻部CT能精准呈现鼻骨、软骨的三维结构,明确歪鼻的具体类型(如骨源性、软骨源性或混合型歪鼻)及歪斜程度,为手术方案制定提供依据。需考虑不同年龄患者鼻部发育情况,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需谨慎评估手术对鼻部生长的影响;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高血压患者需控制血压在稳定范围,糖尿病患者需将血糖控制达标后再考虑手术。
2.全身状况评估:评估患者心肺功能等全身健康状况,排除手术禁忌证,如凝血功能异常、严重感染等情况不适合立即行歪鼻矫正手术。
二、手术方式
1.截骨矫正术:
骨部截骨:对于骨源性歪鼻,通过专业骨凿或截骨器械对鼻骨进行截断,根据歪斜情况移动鼻骨至正常位置,然后用鼻内夹板或外固定装置维持鼻骨位置,促进愈合。手术中需精准操作,避免损伤周围重要结构,如鼻泪管等。不同年龄患者骨的韧性等不同,儿童骨组织较软,操作需更轻柔。
软骨部矫正:若为软骨源性歪鼻,对鼻中隔软骨等进行调整,如切除多余的软骨组织、重新排列软骨以矫正歪斜。比如鼻中隔偏曲导致的歪鼻,可通过鼻中隔矫正来改善鼻部外形及通气功能。
2.鼻内窥镜下歪鼻矫正术:利用鼻内窥镜的高清视野,在鼻腔内进行操作,相比传统开放手术创伤更小。通过内窥镜引导精准进行截骨、软骨调整等操作,能更精细地矫正歪鼻,减少对鼻部外观的影响,术后恢复相对较快。此手术方式在不同年龄患者中的应用需根据患者具体鼻部情况及耐受程度等综合考量。
三、术后护理
1.鼻腔护理:术后需保持鼻腔清洁,可使用生理盐水进行鼻腔冲洗,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等,但要注意冲洗的压力和频率,避免过度冲洗导致鼻腔黏膜损伤。对于儿童患者,需在家长协助下轻柔进行鼻腔护理,防止因不配合造成损伤。
2.避免外力碰撞:术后鼻部需避免外力碰撞,患者在恢复期间要注意保护鼻部,睡觉时避免侧压手术部位,日常生活中也应小心防护,防止再次导致鼻部歪斜。不同年龄患者活动特点不同,儿童需加强看护,防止意外碰撞。
3.定期复查:按照医嘱定期复查,医生可观察鼻部恢复情况,如鼻外形是否对称、鼻腔通气是否良好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感染、鼻梁再次歪斜等情况。根据患者恢复情况调整后续的护理及康复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