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主要通过性传播为最主要途径,也可经母婴传播及少数接触被污染物品间接传播,病毒通过表面蛋白与宿主细胞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基因组持续存于宿主细胞核内,早期蛋白干扰宿主细胞调控致异常增殖,长期持续高危型HPV感染可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引发细胞恶性转化成癌前病变等,女性性活跃期易感染高危型致宫颈病变需定期筛查,男性可感染且部分高危型持续感染可引发阴茎癌等,青少年性活跃期感染风险增且因免疫未完善有持续感染可能,免疫缺陷人群易HPV持续感染且发病进展快,大部分HPV感染可经机体免疫在数月至2年内自然清除,仅少部分高危型持续感染可经数年甚至数十年进展为相关病变且与多种因素相关。
一、HPV感染途径
HPV主要通过性传播为最主要途径,病毒可通过皮肤或黏膜的微小破损侵入上皮细胞。此外,母婴传播也是途径之一,分娩时胎儿经产道可感染HPV;少数情况下还可能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但这种情况较为罕见。
二、HPV感染发病机制
HPV病毒基因组包含早期基因(E)、晚期基因(L)等,病毒通过其表面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进入细胞,病毒基因组持续存在于宿主细胞核内,病毒早期蛋白可干扰宿主细胞的正常调控机制,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分化,长期持续高危型HPV感染时,病毒基因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进而引发细胞恶性转化,逐步发展为癌前病变甚至癌症。
三、不同人群HPV感染发病特点
女性: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结构特点使其易受HPV感染,尤其是性活跃期女性感染风险较高,且因宫颈上皮的特殊生物学特性,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更易引发宫颈上皮内瘤变等病变,进而可能进展为宫颈癌,需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
男性:男性也可感染HPV,感染后多无明显症状,但同样可能成为病毒携带者传播给他人,部分男性感染高危型HPV后若持续感染,也可能引发阴茎癌等病变,但相对女性发病情况较为少见。
青少年:处于性活跃期的青少年感染HPV风险增加,由于免疫系统尚在发育完善过程中,部分青少年感染后可能出现持续感染风险相对高于成年人,但也有部分可通过自身免疫清除病毒。
免疫缺陷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对HPV病毒的清除能力减弱,更容易发生HPV持续感染,且发病进展速度可能更快,发生相关病变的风险显著高于免疫功能正常人群。
四、HPV感染转归
大部分HPV感染为一过性,机体免疫系统可在数月至2年内通过细胞免疫等机制清除病毒,约90%的HPV感染可自然清除。仅有少部分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经过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逐步进展为宫颈上皮内瘤变、浸润癌等病变,此过程具有个体差异,与HPV亚型、感染持续时间、机体免疫状态等多种因素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