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是由胆囊管梗阻、细菌感染、化学性刺激等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分急性和慢性。急性胆囊炎多起病急,有右上腹绞痛等症状,少数可致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儿童、老年人急性胆囊炎表现有特点。慢性胆囊炎症状隐匿,影响生活质量,女性、长期高脂饮食人群易患。其严重程度因类型、阶段等而异,出现症状需及时就医规范诊治。
一、胆囊炎的定义
胆囊炎是指由胆囊管梗阻、细菌感染、化学性刺激等引起的胆囊炎症性疾病,可分为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
二、急性胆囊炎
1.病情表现
急性胆囊炎多起病急骤,常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发作,主要症状为右上腹剧烈绞痛,疼痛可放射至右肩部、背部,还可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体温一般在38℃-39℃左右,若合并感染严重,体温可更高。
从严重程度来看,多数急性胆囊炎经积极治疗可治愈,但少数患者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胆囊穿孔,穿孔后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表现为全腹剧烈疼痛、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等,病情凶险,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另外,还可能出现胆囊坏疽等情况,也会严重影响患者健康。
2.不同人群特点
儿童:儿童急性胆囊炎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病情进展可能较快。儿童可能不能准确描述腹痛部位等情况,容易被忽视,需密切观察其症状变化。例如,儿童可能以哭闹、拒绝进食等非特异性表现为主,家长应提高警惕,及时就医。
老年人:老年人机体反应能力相对较弱,急性胆囊炎症状可能不典型,腹痛程度可能不如年轻人剧烈,但病情可能更易恶化。老年人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等,这会增加治疗的复杂性和风险。例如,胆囊穿孔后引起腹膜炎时,老年人可能因基础疾病的影响,对感染的耐受能力差,预后相对较差。
三、慢性胆囊炎
1.病情表现
慢性胆囊炎症状相对隐匿,多表现为右上腹隐痛、腹胀、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常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病情相对急性胆囊炎来说,一般进展较缓慢,但也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长期的消化不良会导致患者营养吸收不良等问题。
2.不同人群特点
女性:女性患慢性胆囊炎的概率相对较高,可能与女性的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有关。例如,在育龄期女性,激素水平的波动可能影响胆囊的收缩功能等,从而增加慢性胆囊炎的发病风险。而且女性在不同生理期,如孕期、哺乳期等,身体的生理状态变化也可能对慢性胆囊炎的病情产生影响。
长期高脂饮食人群:长期高脂饮食的人群,胆汁中胆固醇等成分比例失调,容易形成胆囊结石,而胆囊结石是引起胆囊炎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类人群需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脂食物的摄入,以降低胆囊炎的发病风险。
总之,胆囊炎有不同类型,其严重程度因类型、病情阶段及个体差异等因素而异,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规范诊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