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腹痛可能是肠炎或盆腔炎,可从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病史等方面区别。肠炎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多与饮食相关,脐周压痛、肠鸣音亢进,血常规白细胞等可变化,粪便常规有异常,多有不洁饮食史;盆腔炎多见于性活跃生育期女性,下腹部盆腔持续痛,妇科检查有盆腔体征,血常规白细胞升高等,阴道分泌物等有异常,常有性生活等史,通过综合分析可准确判断,不同人群需注意相应事项。
一、临床表现特点
肠炎
年龄与性别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多与饮食相关,如进食不洁食物等。
腹痛特点:腹痛部位多在脐周,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胀痛、绞痛等。常伴有腹泻,大便次数增多,可为稀便、水样便等,严重时可出现黏液脓血便。部分患者可有恶心、呕吐症状。
盆腔炎
年龄与性别因素:多见于性活跃的生育期女性。
腹痛特点:下腹痛部位主要在下腹部盆腔区域,可表现为下腹部持续性疼痛,活动或性交后加重。常伴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分泌物可呈脓性、有异味。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体温可不同程度升高。还有可能出现月经紊乱,如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情况。
二、体格检查差异
肠炎
腹部查体时,脐周可有轻至中度压痛,一般无反跳痛和肌紧张。肠鸣音可亢进。
盆腔炎
妇科检查时,可见宫颈举痛、子宫压痛、附件区压痛。双合诊或三合诊可触及附件区增厚、压痛,有时可触及炎性包块。腹部查体时,下腹部可有压痛,但一般不如盆腔炎妇科检查时的盆腔体征典型。
三、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区别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肠炎: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轻度升高,若为细菌感染引起的肠炎,中性粒细胞比例常升高。
盆腔炎:白细胞计数多升高,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
粪便常规:
肠炎:可见白细胞、红细胞,甚至脓细胞等,若为感染性肠炎,可找到相应的病原体。
盆腔炎:粪便常规一般无明显异常。
阴道分泌物检查:
盆腔炎:阴道分泌物涂片可发现大量白细胞,培养可找到病原体,如淋病奈瑟菌、衣原体等。
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
肠炎:一般无特异性影像学表现,有时可见肠壁轻度水肿等非特异改变。
盆腔炎:可发现盆腔内有炎性渗出、输卵管增粗、盆腔包块等表现,如输卵管卵巢脓肿时可呈现包块影像。
盆腔磁共振成像(MRI):
盆腔炎:能更清晰显示盆腔内软组织的炎症情况,如输卵管卵巢的炎症改变、盆腔积液等,对盆腔炎的诊断和病情评估有一定价值,尤其适用于一些复杂情况的鉴别。
四、病史方面的区别
肠炎:多有不洁饮食史、进食生冷食物史等。
盆腔炎:常有性生活史,尤其是有多个性伴侣、不洁性生活史等情况,部分患者可能有宫腔操作史,如刮宫术、输卵管通液术等。
通过以上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及辅助检查以及病史等多方面的综合分析,可对下腹痛是肠炎还是盆腔炎进行较为准确的判断。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患肠炎时需特别注意补液,防止脱水;育龄期女性患盆腔炎时要注意性卫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