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需关注多方面就医指征,喂养方面若拒奶、吃奶量减;呕吐频繁且性状异常;腹部出现膨隆变硬、按压有痛苦表现;大便有血便、性状改变;全身有精神萎靡、反应差、体温异常等情况时,均需及时就医。
一、一般情况相关就医指征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新生儿期严重的胃肠道疾病,以下情况需及时就医:
喂养相关表现:若新生儿原本能正常吃奶,却出现拒奶、吃奶量明显减少的情况,需警惕。例如早产儿本身吸吮力弱,若突然完全不吸吮母乳或配方奶,应及时就医。因为新生儿靠吃奶获取营养,拒奶可能意味着胃肠道出现问题,影响营养摄入。
呕吐情况:出现频繁呕吐,呕吐物为胆汁样甚至带血的情况。正常新生儿偶尔可能有少量吐奶,但如果呕吐频繁且性状异常,像吐出绿色胆汁或者血性呕吐物,这是胃肠道可能发生坏死等病变的表现,需要立刻就医。比如有的新生儿出生后几天开始出现呕吐,起初是奶样,随后变为含胆汁,进而可能带血,这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典型呕吐表现之一。
二、腹部体征相关就医指征
腹胀表现:腹部膨隆,用手触摸感觉较硬。正常新生儿腹部柔软,若发现新生儿腹部明显肿胀,腹壁紧张,需重视。这是因为肠道内气体积聚、肠壁水肿等原因导致腹胀,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常见的腹部体征。例如早产儿由于胃肠道发育不成熟,更容易出现腹胀情况,一旦发现腹胀应及时就医。
腹部压痛:家长轻轻按压新生儿腹部时,新生儿出现哭闹不安等痛苦表现。正常按压新生儿腹部不会有明显不适反应,若按压时新生儿有抗拒、哭闹等情况,提示腹部内部可能有炎症、坏死等病变,需要就医检查。
三、大便异常相关就医指征
血便情况:大便中出现肉眼可见的鲜血或暗红色糊状便。正常新生儿大便多为黄色软便,若出现血便,说明肠道黏膜有损伤、坏死等情况,是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重要表现之一。比如有的新生儿大便开始是正常黄色,随后变为带有血丝,再发展为暗红色糊状便,这是肠道坏死出血的表现,必须马上就医。
大便性状改变:大便由正常变为稀水样、黏液便等。原本大便规律、性状正常的新生儿,若大便变得稀水样且次数增多,或者出现黏液便,也可能是胃肠道出现问题,需要就医排查是否为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四、全身情况相关就医指征
精神状态改变:新生儿精神萎靡、反应差,原本活泼爱动、对周围有反应的新生儿,变得嗜睡、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这是因为胃肠道病变导致新生儿身体不适,影响整体状态。例如早产儿本身抵抗力弱,若患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更容易出现精神萎靡的情况,需及时就医。
体温异常:出现体温不升或发热情况。正常新生儿体温在36-37.3℃左右,若体温低于35℃(体温不升)或者高于37.5℃(发热),可能是感染等因素引起,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常伴有感染,会导致体温异常,需要就医检查。比如新生儿体温突然下降,伴有上述其他症状时,要考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可能,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