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卵管堵塞的原因包括炎症感染因素(如盆腔炎、阑尾炎)、手术操作因素(如宫腔操作术后感染、盆腔手术)、子宫内膜异位症因素(异位内膜致输卵管与周围组织粘连)、先天发育异常因素(输卵管先天发育异常影响功能致不通畅)
一、炎症感染因素
1.盆腔炎症
盆腔炎是导致输卵管堵塞的常见原因。女性生殖系统与外界相通,若下生殖道感染未及时治疗,病原体可上行感染引起盆腔炎症。例如,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感染可引发输卵管黏膜炎,使输卵管黏膜肿胀、间质水肿、充血及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随后黏膜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导致输卵管黏膜粘连,进而造成输卵管堵塞。盆腔炎可发生在性活跃期的女性,尤其是有多个性伴侣、初次性交年龄小、性交过频的女性,这些不良生活方式增加了感染病原体的风险,使盆腔炎的发病几率升高,从而增加输卵管堵塞的可能性。
2.阑尾炎
阑尾与输卵管位置相邻,阑尾炎症若未得到及时控制,炎症可蔓延至输卵管。阑尾的炎症可引起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波及输卵管时,会导致输卵管管壁受损、粘连,最终造成输卵管堵塞。对于儿童及青少年来说,阑尾炎若诊治不及时,更易引发邻近输卵管的炎症病变,增加输卵管堵塞的风险。
二、手术操作因素
1.宫腔操作术后感染
如人工流产术、刮宫术、输卵管通液术等宫腔操作,手术过程中若消毒不严格或术后个体卫生护理不当,容易引起宫腔内感染。例如人工流产时,手术器械可能将外界的病原体带入宫腔,引发子宫内膜炎等,炎症可蔓延至输卵管,导致输卵管黏膜受损、粘连,造成输卵管堵塞。这类手术常见于有过多次人工流产史的女性,多次宫腔操作使生殖道感染的机会增加,输卵管堵塞的发生风险也随之升高。
2.盆腔手术
盆腔内的手术,如子宫肌瘤剔除术、卵巢囊肿切除术等,手术过程中可能对输卵管造成直接损伤,或者术后局部组织发生粘连累及输卵管。例如子宫肌瘤剔除术时,若操作不当可能损伤输卵管的管壁结构,术后局部炎症反应导致周围组织粘连,进而影响输卵管的通畅性,造成输卵管堵塞。这类手术常见于有盆腔手术史的女性,手术史越长、手术复杂程度越高,输卵管堵塞的发生几率可能越大。
三、子宫内膜异位症因素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的子宫内膜可出现在盆腔内的多个部位,包括输卵管周围。异位的内膜组织会引起局部的炎症反应,导致输卵管与周围组织粘连,影响输卵管的正常蠕动和拾卵功能,最终造成输卵管堵塞。子宫内膜异位症在育龄女性中较为常见,尤其是有痛经进行性加重、不孕等症状的女性,更应警惕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输卵管堵塞的可能。
四、先天发育异常因素
部分女性存在输卵管先天发育异常的情况,如输卵管过长、肌层发育差、黏膜纤毛缺乏等,这些先天发育的异常会影响输卵管的正常功能,导致输卵管不通畅,从而引发输卵管堵塞。这种先天因素导致的输卵管堵塞往往从女性出生时就存在相关结构或功能的异常,一般没有明显的诱因可寻,但在青春期、育龄期等不同阶段可能因身体的生理变化而被发现相关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