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炎有消化系统症状如腹泻(轻者每天3-4次,重者10余次,粪便可带黏液、脓血等,不同年龄表现有差异)、腹痛(多为左下腹或下腹隐痛或绞痛,进食可诱发,需与妇科疾病腹痛鉴别);全身症状如发热(病情活动期低热,严重时高热,感染性结肠炎发热较明显,自身免疫性结肠炎相对不典型,儿童高热需防惊厥)、乏力(炎症致能量消耗、营养吸收障碍,影响生活质量,老年乏力易致跌倒);其他症状如里急后重(直肠受炎症刺激致排便不尽感,儿童表现为频繁去厕所但排便量少)、消瘦(肠道炎症致营养吸收不良,病程长患者易消瘦,儿童消瘦影响生长发育需营养支持)。
一、消化系统症状
1.腹泻
是结肠炎常见症状之一,轻者每天排便3-4次,重者可达10余次。腹泻程度因病情而异,有的患者粪便中带有黏液、脓血等。例如,一些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腹泻可能与肠道炎症导致的肠道蠕动加快、肠黏膜分泌功能紊乱有关。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腹泻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结肠炎患者腹泻可能会影响营养吸收,进而影响生长发育,需要特别关注其水分和电解质的补充。
2.腹痛
多为隐痛或绞痛,部位多在左下腹或下腹。疼痛程度和发作频率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在进食后可能会诱发腹痛,这是因为进食刺激了肠道蠕动,炎症部位受到刺激导致疼痛。比如,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常可出现左下腹疼痛,疼痛程度可能会在排便后有所缓解,但这不是绝对的,有些患者腹痛与排便关系不明显。对于女性患者,要注意与妇科疾病引起的腹痛相鉴别,避免误诊。
二、全身症状
1.发热
病情活动期可能出现低热,严重时可出现高热。发热是机体对炎症反应的一种全身性表现。例如,一些感染性结肠炎患者可能会有较为明显的发热症状,而自身免疫性结肠炎患者发热相对可能不那么典型。儿童结肠炎患者发热时需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因为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高热可能会引起惊厥等不良后果,所以要及时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但需避免不恰当的用药。
2.乏力
患者常感全身乏力,这是由于炎症消耗机体能量、营养物质吸收障碍等多种因素导致。长期乏力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患者,都会表现出活动耐力下降等情况。对于老年结肠炎患者,乏力可能会增加其跌倒等意外发生的风险,需要家人在日常生活中给予更多的照顾和安全保障。
三、其他症状
1.里急后重
患者有排便不尽感,总是有想排便但又排不净的感觉。这是因为直肠受到炎症刺激,导致直肠肛门括约肌功能紊乱。里急后重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不适,影响其日常的生活和工作节奏。在儿童结肠炎患者中,可能会表现出频繁去厕所但每次排便量少的情况,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并正确引导。
2.消瘦
由于肠道炎症导致营养吸收不良,患者可能会出现体重下降、消瘦的情况。尤其是病程较长的患者,长期的营养流失会使身体处于营养不良状态。儿童结肠炎患者消瘦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需要保证其营养的合理摄入,可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营养支持治疗,比如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