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若能早期诊断并及时处理多数可治好,治疗措施包括一般支持治疗、产科处理(尽快终止妊娠)、肝脏支持治疗(保肝);早期诊断治疗预后较好,延误则预后差,孕妇需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及时就医、定期产检,胎儿预后与孕妇及时治疗密切相关,孕妇要保持良好生活方式配合治疗保障母婴健康。
一、治疗措施
1.一般支持治疗
密切监测:需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肝功能、凝血功能、肾功能、血糖等指标进行密切监测。例如,定期检测血清转氨酶水平,观察其变化趋势;监测凝血酶原时间,因为该病常伴有凝血功能障碍,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是重要的监测指标之一;同时监测血糖,患者可能出现低血糖等情况。
营养支持:提供充足的热量和营养,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以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可以通过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的方式进行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方案。
2.产科处理
终止妊娠:是治疗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重要措施。一旦确诊或高度怀疑该病,应尽快终止妊娠。终止妊娠的方式需根据孕周、胎儿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如果孕周已达足月或胎儿已成熟,多采取剖宫产终止妊娠;若孕周较小,但病情危急,为挽救孕妇生命也需及时终止妊娠。
3.肝脏支持治疗
保肝治疗:可使用一些保肝药物,如还原型谷胱甘肽等,这些药物有助于保护肝细胞,减轻肝脏的炎症和损伤。但其具体使用需在医生的严格评估下进行,根据患者的肝功能情况调整用药。
二、预后情况
1.早期诊断治疗的预后
如果能够在早期及时诊断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包括终止妊娠、支持治疗等,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好。部分患者在经过治疗后,肝功能可逐渐恢复正常,妊娠相关的并发症也能得到控制,母婴的不良结局发生率降低。例如,一些研究表明,早期诊断并处理的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其死亡率可显著降低,肝脏功能大多能恢复到接近正常状态。
2.延误诊断治疗的预后
如果延误诊断和治疗,病情可能会迅速恶化,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如肾功能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这会极大地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同时也会对胎儿的预后产生严重影响,胎儿的死亡率会明显升高。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方面
孕妇在妊娠期应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若出现恶心、呕吐、右上腹疼痛、黄疸等疑似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因为该病起病较急,病情进展迅速,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同时,孕妇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包括肝功能等相关指标的检测,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胎儿方面
对于胎儿来说,孕妇的及时治疗至关重要。如果孕妇能够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胎儿的预后相对较好;若孕妇病情延误,胎儿可能会面临缺氧、发育受限甚至死亡等风险。所以,保障孕妇的及时治疗是保障胎儿预后的关键。在整个孕期,孕妇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为胎儿的健康发育提供良好的宫内环境。同时,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以最大程度地保障母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