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肝功能异常可通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及凝血功能相关指标体现,谷丙转氨酶等升高提示肝细胞受损等,总胆红素升高等可能是生理性或病理性黄疸,总蛋白等异常与肝脏合成功能受影响有关,凝血功能指标延长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功能受影响相关,需结合病史等综合判断,护理时要密切观察并及时就医及做好相关护理。
一、谷丙转氨酶(ALT)
意义: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内,当肝细胞受损时,ALT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其水平升高。新生儿ALT升高常见于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生理性因素可能与新生儿出生后环境变化等有关,病理性因素可见于感染、缺氧、代谢性疾病等情况。例如,宫内感染的新生儿可能出现ALT升高。
二、谷草转氨酶(AST)
意义:谷草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中,AST升高也提示肝细胞损伤,其升高的临床意义与ALT类似,但AST/ALT比值在某些疾病的鉴别中有一定价值。比如,在酒精性肝病时,AST升高更明显,AST/ALT比值常大于2。新生儿AST升高可能由围生期缺氧、感染等原因引起。
三、总胆红素(TBil)
意义:总胆红素包括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新生儿肝功能异常时,胆红素代谢可能出现障碍,导致总胆红素升高。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现象,但如果总胆红素异常升高且进展快,可能提示病理性黄疸,常见于新生儿溶血病、感染等情况。例如,新生儿溶血病时,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间接胆红素生成增多,总胆红素升高。
四、直接胆红素(DBil)
意义:直接胆红素升高主要反映肝细胞排泄功能障碍或胆道梗阻等情况。如果直接胆红素升高,结合总胆红素的情况,有助于鉴别黄疸的类型。比如,阻塞性黄疸时,直接胆红素明显升高。新生儿胆道闭锁时可出现直接胆红素升高的情况。
五、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
意义:总蛋白包括白蛋白和球蛋白。新生儿肝功能异常时,肝脏合成蛋白质的功能可能受到影响,导致总蛋白和白蛋白降低。白蛋白降低可见于肝脏疾病导致合成减少,或者丢失过多等情况。例如,严重感染的新生儿可能出现白蛋白降低,影响机体的营养状况和胶体渗透压等。
六、球蛋白(GLB)
意义:球蛋白升高常见于肝脏炎症、免疫反应等情况。当新生儿肝功能异常伴有感染等情况时,球蛋白可能会升高,它与机体的免疫状态相关。比如,病毒感染的新生儿可能出现球蛋白升高。
七、凝血功能相关指标
意义:新生儿肝功能异常时,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功能受影响,可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常用的指标如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会延长。例如,新生儿肝炎综合征时可能出现凝血功能异常,PT延长会增加出血的风险。
对于新生儿肝功能异常的检查,需要结合患儿的病史、临床表现等综合判断。在护理新生儿时,要密切观察其黄疸情况、精神状态等,因为新生儿免疫力较低,一旦发现肝功能异常相关指标异常,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要注意新生儿的保暖、合理喂养等,为其健康恢复创造良好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