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失代偿期是肝硬化失去代偿能力的阶段,有肝功能减退相关表现,包括全身症状(乏力、消瘦、低热等)、消化系统症状(食欲减退、腹胀等)、出血倾向和贫血、内分泌紊乱;还有门静脉高压相关表现,如脾大及脾功能亢进、腹水、侧支循环建立和开放(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可致上消化道大出血),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差异且与生活方式、基础病史等有关。
一、肝功能减退相关表现
1.全身症状:患者常出现乏力、消瘦等情况,这是因为肝脏合成功能下降,白蛋白等合成减少,机体营养状况变差,同时可能伴有不规则低热,与肝脏对致热原的灭活能力减弱等因素有关。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老年人可能因基础健康状况较差,乏力等症状更为明显;儿童则可能影响生长发育,表现为生长迟缓等。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劳累会加重全身症状。
2.消化系统症状:食欲减退较为常见,还可出现腹胀、恶心、呕吐等。这是由于肝脏胆汁分泌减少,胃肠黏膜淤血水肿,消化吸收功能障碍所致。例如,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本身消化功能就相对较弱,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时消化系统症状会更突出;患有其他基础消化系统疾病的人群,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时消化系统症状会被进一步放大。
3.出血倾向和贫血:患者可有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紫癜等,是因为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血小板功能异常等。同时,由于脾功能亢进,破坏血小板增多,以及胃肠道淤血导致营养吸收障碍等,可出现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等。对于儿童患者,出血倾向可能影响其日常活动,而贫血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和身体机能;女性患者在月经期间可能会加重出血倾向相关表现。
4.内分泌紊乱:雌激素增多,雄激素减少,男性患者可出现性功能减退、乳房发育等,女性患者可有月经失调等。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增多,导致水钠潴留,引起水肿和腹水等。不同性别患者的内分泌紊乱表现有明显差异,男性和女性的第二性征等会因性激素变化而出现相应改变。在病史方面,有慢性肝病病史的患者进入肝硬化失代偿期时,内分泌紊乱表现会更符合肝硬化相关的激素变化规律。
二、门静脉高压相关表现
1.脾大及脾功能亢进:脾脏因门静脉高压淤血而肿大,进而破坏血细胞,导致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减少。不同年龄人群脾大的表现有所不同,儿童脾大可能影响其免疫系统功能和血液系统指标;老年人脾大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增加治疗难度。在生活方式上,过度劳累等会加重脾功能亢进相关的血细胞减少情况。
2.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之一,表现为腹部膨隆,呈蛙腹状等。其形成机制主要是门静脉压力升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淋巴液生成过多等。对于腹水患者,需要注意限制水钠摄入等,不同年龄患者的腹水管理需要考虑其身体对液体平衡调节的能力差异,儿童腹水可能影响腹腔内器官发育等。
3.侧支循环建立和开放: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曲张的静脉破裂可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等,是肝硬化失代偿期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这种情况在任何年龄的患者中发生时都较为危急,尤其是老年人血管弹性差等,出血后更难止血;儿童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相对较少,但一旦发生后果也较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