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有腹痛、消化道症状及其他症状,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非手术包括饮食调整(规律饮食,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保持低脂肪高纤维饮食)和药物治疗(用利胆药物,遵医嘱);手术适用于反复胆绞痛非手术无效、胆囊严重萎缩钙化、合并大直径胆囊息肉等情况,方式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等,不同年龄患者情况不同。
一、慢性胆囊炎的症状
1.腹痛
多数患者有胆绞痛病史,随后出现持续性右上腹隐痛或钝痛,可向右肩部或背部放射,疼痛程度不一,部分患者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可加重。例如,一些研究发现,约70%的慢性胆囊炎患者会有右上腹隐痛不适的表现,尤其是在高脂肪饮食后,这是因为进食油腻食物会刺激胆囊收缩,而炎症状态下的胆囊收缩会引发疼痛。
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可能略有差异,一般来说,女性患者可能在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影响下,疼痛发作频率或程度稍有不同,但总体表现类似。
2.消化道症状
常见的有嗳气、腹胀、厌食油腻食物等。患者可能会感觉上腹部饱胀不适,食欲减退,尤其是对油腻食物的耐受能力下降。例如,有研究统计,约60%的慢性胆囊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这是由于胆囊炎症影响了胆汁的正常排泄和消化功能,进而影响了胃肠道的消化过程。
对于儿童患者,消化道症状可能表现为恶心、呕吐等,这是因为儿童的消化系统相对脆弱,胆囊炎症对其消化功能的影响更为明显;而老年患者可能还会伴有消化不良等情况,与老年患者胃肠功能本身逐渐减退以及胆囊炎症的双重作用有关。
3.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可出现低热、寒战等表现,但一般程度较轻。还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黄疸,这是因为胆囊炎症导致胆管梗阻等情况,使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受到影响。不过,黄疸在慢性胆囊炎中相对较少见。
二、慢性胆囊炎的治疗
1.非手术治疗
饮食调整:患者应规律饮食,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保持低脂肪、高纤维的饮食结构,多吃蔬菜水果等。例如,研究表明,长期坚持低脂肪饮食可以减少胆囊的收缩刺激,从而缓解慢性胆囊炎的症状。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饮食调整的具体实施有所不同,儿童患者需要保证营养均衡的同时避免高脂肪食物,老年患者则要根据自身胃肠功能等情况合理安排饮食。
药物治疗:可使用利胆药物,如熊去氧胆酸等,这类药物可以促进胆汁分泌,减轻胆囊炎症。但药物的使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尤其要考虑患者的年龄、肝肾功能等情况。对于儿童患者,一般不优先使用药物治疗,而是以非药物干预为主;老年患者使用药物时要注意药物可能带来的肝肾负担等问题。
2.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证:当患者出现反复的胆绞痛发作,经非手术治疗无效;或者胆囊已经发生严重的萎缩、钙化等情况;以及合并有胆囊息肉且直径较大等情况时,通常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例如,对于直径大于1cm的胆囊息肉患者,合并慢性胆囊炎时,手术切除胆囊是比较积极的治疗措施。
手术方式:常见的手术方式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这是一种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对于一些复杂情况的患者,可能需要开腹手术。不同年龄、身体状况的患者手术风险不同,儿童患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要充分评估其身体耐受能力;老年患者则要考虑心肺功能等基础疾病对手术的影响,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