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肥大是指子宫均匀增大、肌层厚度超2.5cm且伴不同程度子宫出血的疾病,多产妇常见,少数未育女性也会出现,常见病因有多产妇慢性子宫复旧不全、卵巢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有月经改变、白带增多等,诊断靠妇科检查、B超等,治疗分无症状和有症状情况,特殊人群育龄和老年女性需注意相关问题,可通过做好计划生育等措施预防。
子宫肥大的常见病因
多产妇慢性子宫复旧不全:多产妇的子宫肌层内弹力纤维组织在平滑肌间及血管周围增生,致使子宫肥大。
卵巢功能障碍:雌激素持续刺激,可使子宫肌层肥厚。临床上常见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尤其病程较长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子宫增大。
炎症引起:慢性附件炎、盆腔结缔组织炎及子宫慢性肌炎,引起子宫肌层内胶原纤维增生,使子宫纤维化。
盆腔瘀血:引起子宫结缔组织增生,亦可致子宫肥大。
子宫肌层血管硬化:原发性子宫血管病变等。
子宫肥大的临床表现
月经改变:主要表现为月经量过多,持续天数延长;也有的表现为周期缩短至20天左右,经量及持续天数无明显改变;或表现为月经期延长,但经量不多。
白带增多:宫颈肥大急性期,患者白带常呈脓性,伴下腹及腰骶部坠痛,或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慢性期白带呈乳白色黏液状,或淡黄色脓性。
下腹及腰骶部疼痛:轻者可无全身症状,当炎症沿子宫骶骨韧带扩散到盆腔时,可有腰骶部疼痛,下腹部坠胀感及痛经等,每于排便、性交时加重。
不孕:黏稠脓性的白带不利于精子穿过,也可引起不孕。
子宫肥大的诊断方法
妇科检查:重点检查宫颈的大小、外形、质地、宫颈管粗细,是否有接触性出血,其次检查外阴、阴道、子宫及宫旁组织的情况(卵巢、输卵管、盆腔淋巴结等)。
B超检查:是简便易行的检查方法,可检测子宫的大小、形态及肌层情况等。
宫颈刮片检查:用于筛查宫颈病变,一般需常规进行TCT(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必要时行HPV(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及宫颈活检以排除宫颈癌。
子宫肥大的治疗原则
无症状的子宫肥大:一般无需治疗,注意定期复查,观察子宫情况变化。
有症状的子宫肥大:需根据具体病情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如果是由炎症引起,主要是针对炎症进行治疗;如果是子宫肥大导致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等引起贫血等情况,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如子宫切除术等,但手术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特殊人群需注意的情况
育龄女性:如果育龄女性发现有子宫肥大且伴有月经异常等情况,需要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因为子宫肥大可能会影响受孕或导致孕期相关问题,如增加流产、早产等风险。例如,子宫肥大伴有严重宫颈炎症时,可能会影响精子进入宫腔,从而影响受孕。
老年女性:老年女性出现子宫肥大时,需要警惕是否有子宫恶性病变等情况。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子宫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有所上升,所以对于老年女性的子宫肥大,更要通过详细检查排除恶性病变。
子宫肥大的预防措施
做好计划生育:避免多产、多次人工流产等,减少子宫的损伤及慢性炎症的发生机会。
注意经期、产后卫生:经期、产后要特别注意个人卫生,防止病原体入侵。经期应避免性生活,产后要注意休息,促进子宫恢复。
积极治疗妇科炎症:及时治疗阴道炎、宫颈炎等妇科炎症,防止其蔓延引起子宫肌层炎症。
定期妇科检查: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子宫肥大等异常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