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炎的诊断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包括考虑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情况,评估临床表现,进行肝功能、病毒性肝炎标志物、自身抗体、代谢相关指标等实验室检查,以及腹部超声、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必要时通过肝活检病理检查明确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来综合诊断。
生活方式因素:询问患者是否有长期饮酒史,长期大量饮酒是酒精性肝炎的重要病因,一般每日饮酒量男性超过40g,女性超过20g,持续5年以上易引发酒精性慢性肝炎;是否有输血、血制品使用史,这与病毒性肝炎感染相关;是否有药物滥用史,某些药物如抗结核药等可能导致药物性肝损伤进而发展为慢性肝炎;是否有不洁注射史等。
病史因素:既往是否有病毒性肝炎病史,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这对判断慢性肝炎的病因和病情发展有重要意义;是否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史,自身免疫性肝炎常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伴发。
临床表现评估
慢性肝炎患者可能有乏力、食欲减退、腹胀等非特异性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黄疸(皮肤、巩膜黄染)、肝区隐痛等表现。但这些表现不具特异性,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实验室检查
肝功能检查: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转氨酶指标常升高,反映肝细胞损伤情况。
血清胆红素水平可升高,提示肝细胞黄疸或胆汁淤积等情况。
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球蛋白水平升高,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和免疫功能异常,白球比例倒置常见于慢性肝病。
病毒性肝炎标志物检测: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HBe)、乙肝核心抗体(抗-HBc)等,用于判断是否感染乙肝病毒及病毒复制状态等。例如,HBsAg阳性提示乙肝病毒感染;HBeAg阳性通常表示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
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若阳性需进一步检测丙肝病毒RNA以明确是否存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病毒载量。
自身抗体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可检测到相关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肝肾微粒体抗体等,不同自身抗体对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分型有帮助。
代谢相关指标检测:对于怀疑脂肪性肝炎的患者,检测血脂水平,如甘油三酯、胆固醇等,同时检测血糖等指标,了解是否存在代谢紊乱情况。
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检查:可观察肝脏的大小、形态、实质回声等情况,有助于发现肝脏是否有肿大、萎缩、实质回声改变等,还可发现是否存在脾脏肿大、门静脉内径增宽等门静脉高压的征象,对判断慢性肝炎的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价值。
CT或MRI检查:对于超声检查发现异常或需要更详细评估肝脏病变情况的患者,CT或MRI检查可更清晰地显示肝脏的形态、结构及病变细节,有助于鉴别肝脏肿瘤、肝硬化等病变与慢性肝炎的关系。
肝活检病理检查
肝活检是诊断慢性肝炎的金标准。通过获取肝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明确肝脏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等。例如,根据炎症活动度分为G1-G4级,纤维化程度分为S1-S4期,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但肝活检是有创检查,存在一定风险,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通过以上病史采集、临床表现评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必要时的肝活检病理检查等综合手段,来对慢性肝炎进行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