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有腹痛(多在右上腹或上腹部,进食油腻食物或夜间易发作,持续时间不等)、消化不良相关症状(腹胀、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等症状,还会对消化系统(长期致营养吸收障碍、诱发其他胃肠疾病)、生活质量(日常活动受限、心理负担加重)产生不良影响,且有急性发作致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的潜在风险。
一、慢性胆囊炎的症状
1.腹痛
发作特点:多发生于右上腹或上腹部,疼痛程度不一,可为隐痛、胀痛、钝痛甚至绞痛。疼痛常因进食油腻食物而诱发,部分患者可在夜间发作。例如,有研究显示,约70%的慢性胆囊炎患者在进食高脂餐等后会出现右上腹疼痛症状。
持续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不等,短则数十分钟,长则数小时甚至更长。
2.消化不良相关症状
腹胀:患者常感上腹部饱胀不适,尤其是进食后更为明显。这是因为胆囊收缩功能异常,影响了食物的消化和排空,导致胃肠道内气体积聚等引起腹胀。
嗳气、反酸:部分患者会出现嗳气、反酸等类似胃炎的症状,这与胆囊疾病影响了胃肠道的正常消化功能,导致胃肠功能紊乱有关。
3.恶心、呕吐:有时患者会伴有恶心,严重时可出现呕吐,尤其是在腹痛发作较剧烈时,呕吐后症状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但腹痛往往不会完全消失。
二、慢性胆囊炎的危害
1.对消化系统的长期影响
营养吸收障碍:慢性胆囊炎会影响胆汁的分泌和排泄,而胆汁是参与脂肪消化和吸收的重要物质。长期胆汁分泌排泄异常会导致患者对脂肪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下降,进而可能引起营养不良,表现为体重减轻、消瘦、乏力等,尤其对儿童来说,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期,营养物质需求大,慢性胆囊炎导致的营养吸收障碍可能会阻碍其身高、体重等的正常增长。对于老年人,也可能进一步加重其机体的衰弱。
诱发其他胃肠疾病:长期的消化不良等症状会增加胃肠道其他疾病的发生风险,如胃炎、胃溃疡等的发病率可能会升高。因为胃肠道长期处于功能紊乱状态,黏膜容易受到损伤等。
2.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日常活动受限:由于腹痛、腹胀等症状的反复发作,患者的日常活动会受到明显限制,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自由进食油腻食物,不能进行一些可能诱发症状发作的活动,比如长途旅行中可能因饮食不规律或进食油腻食物而诱发疼痛,影响旅行体验和正常行程安排。对于女性患者,可能还会影响其穿着等日常行为,比如不敢穿紧身衣物等。
心理负担加重:长期的疾病困扰会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心理健康。尤其是儿童患者,长期患病可能会对其心理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导致性格孤僻、自卑等;老年人长期受慢性胆囊炎折磨,也可能出现情绪低落等情况,进而影响其整体生活质量。
3.急性发作的潜在风险
急性胆囊炎发作: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时可能发生急性发作,急性胆囊炎发作时症状往往较为剧烈,表现为右上腹剧烈绞痛、高热、寒战等,严重时可导致胆囊穿孔、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例如,有资料统计,慢性胆囊炎患者急性发作的概率相对较高,一旦急性发作,病情进展迅速,需要及时进行治疗,而治疗过程可能更为复杂,对患者身体的损伤也更大。对于儿童,急性胆囊炎发作可能会因为其机体代偿能力相对较弱,病情变化更快,需要更密切的观察和及时有效的处理;对于老年人,本身身体机能下降,急性胆囊炎发作时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更高,如可能引发心脑血管意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