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窦炎的发病与多种人群相关,长期精神压力较大人群因神经内分泌紊乱易发病;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因该菌破坏胃黏膜屏障及引发免疫炎症反应易患病;不良饮食习惯人群中,长期暴饮暴食、喜食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饮食不规律者易发病;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者因药物使胃黏膜防御功能下降易发病;中老年人群因胃黏膜退行性改变防御修复能力减弱易发病,儿童青少年中存在不良生活方式者也可能患病。
一、长期精神压力较大人群
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下的人群,其神经内分泌系统会发生紊乱,影响胃肠道的正常运动和分泌功能。例如,长期精神压力大可能导致胃窦部的血管收缩,影响胃黏膜的血液供应,使胃黏膜的防御和修复功能降低,从而增加慢性胃窦炎的发病风险。这类人群往往在工作节奏快、竞争激烈的行业中较为常见,如IT行业的高强度工作者等。
二、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幽门螺杆菌是引发慢性胃窦炎的重要致病菌之一。幽门螺杆菌可以通过其产生的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氨,中和胃酸,破坏胃黏膜的屏障功能;同时,其菌体成分还会引发机体的免疫炎症反应,持续刺激胃窦部黏膜,导致胃窦黏膜发生慢性炎症改变。据相关研究统计,约60%-90%的慢性胃窦炎患者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
三、不良饮食习惯人群
1.长期暴饮暴食者:暴饮暴食会使胃窦部过度扩张,胃黏膜持续受到机械性刺激,且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过长,会影响胃的正常消化功能,导致胃酸、胃蛋白酶等消化液分泌失调,进而损伤胃窦黏膜,引发慢性炎症。比如一些经常参加聚餐且无节制进食的人群。
2.喜食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者:辛辣食物如辣椒等会刺激胃窦黏膜,使其充血、水肿;油腻食物不易消化,会加重胃窦部的消化负担;刺激性食物如浓茶、咖啡等也会刺激胃酸分泌,长期大量食用这类食物会破坏胃窦黏膜的正常生理环境,增加慢性胃窦炎的发病几率。例如一些偏好川菜、经常大量饮用浓茶咖啡的人群。
3.饮食不规律者:长期不定时进餐,如经常不吃早餐、晚餐过饱或饥一顿饱一顿等,会打乱胃的正常消化节律,导致胃窦部的胃酸分泌失去规律,胃黏膜的修复和保护机制受到影响,容易引发慢性胃窦炎。像一些工作繁忙、经常作息不规律的上班族较为常见。
四、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者
长期服用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人群,这类药物会抑制体内环氧化酶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前列腺素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其合成减少会使胃窦黏膜的防御功能下降,容易受到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蚀,从而增加慢性胃窦炎甚至胃溃疡等疾病的发生风险。例如一些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等需要长期服用此类药物控制病情的患者。
五、年龄因素相关人群
1.中老年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胃黏膜会逐渐出现退行性改变,胃的分泌功能、运动功能等都会下降,胃窦部黏膜的防御和修复能力也随之减弱,所以中老年人群慢性胃窦炎的发病率相对较高。一般40岁以上的人群慢性胃窦炎的患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
2.儿童青少年中存在不良生活方式者:虽然儿童青少年患慢性胃窦炎相对较少,但如果存在上述如饮食不规律、长期精神压力等不良生活方式,也可能引发慢性胃窦炎。例如一些学习压力大、饮食不规律的中学生,长期的精神紧张和不合理饮食可能会影响其胃窦部的健康。对于儿童青少年,应注重培养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以预防慢性胃窦炎等疾病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