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上呼吸道感染有局部症状如鼻塞、流涕、咳嗽,全身症状包括发热、精神状态改变、食欲减退,早产儿及有基础疾病新生儿表现有特点,护理时要注意鼻塞护理、发热观察与护理、呼吸道护理等。
一、局部症状
(一)鼻塞
新生儿上呼吸道感染时,鼻腔黏膜容易充血、水肿,导致鼻塞。这是因为感染引发炎症反应,使得鼻腔分泌物增多,堵塞鼻腔通道。婴儿本身鼻腔较窄,鼻塞会更加明显,可能表现为呼吸时发出声响,吃奶时由于鼻塞而呼吸不畅,出现拒奶的情况。
(二)流涕
初期多为清水样鼻涕,这是由于上呼吸道受到病原体侵袭后,鼻腔腺体分泌增加所致。随着病情发展,鼻涕可能会变得黏稠,颜色也可能发生变化,如转为黄色脓性鼻涕,提示可能合并了细菌感染。
(三)咳嗽
新生儿上呼吸道感染累及喉部、气管时可引起咳嗽。咳嗽是机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射,但新生儿咳嗽反射较弱,可能表现为轻微的干咳,也可能伴有少量痰液,但由于不会咳痰,痰液往往积聚在呼吸道内。
二、全身症状
(一)发热
新生儿上呼吸道感染时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容易出现发热情况。体温可表现为低热,即体温在37.5~38℃之间,也可能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8.5℃。发热是机体对感染的一种免疫反应,但新生儿发热需要密切关注,因为新生儿体温调节能力差,高热可能导致惊厥等不良后果。
(二)精神状态改变
感染后新生儿可能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等表现。这是因为感染引起身体不适,影响了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功能。如果新生儿精神状态差,如长时间嗜睡、对周围刺激反应迟钝,提示病情可能较重,需要及时就医。
(三)食欲减退
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导致身体不适,新生儿可能出现食欲减退的情况,表现为吃奶量减少。这是因为鼻塞影响了呼吸,导致吃奶时无法正常换气,同时身体的不适也影响了消化功能。
三、不同年龄及个体差异的表现特点
(一)早产儿
早产儿各器官发育不成熟,上呼吸道感染时症状可能不典型。相比足月儿,早产儿发热表现不明显,可能仅表现为体温不升,同时呼吸增快更为突出,容易出现呼吸暂停等情况。这是因为早产儿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感染后更易影响呼吸功能。
(二)有基础疾病的新生儿
如果新生儿本身有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时症状可能会加重。例如,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新生儿感染后,由于心肺功能较差,可能会出现气促、发绀等症状加重的情况,因为感染导致身体耗氧量增加,而基础疾病限制了心肺的代偿能力。
四、特殊人群(新生儿)的护理注意事项
(一)鼻塞的护理
对于鼻塞的新生儿,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滴鼻,软化鼻腔分泌物后,再用吸鼻器轻轻吸出。操作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新生儿鼻腔黏膜。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湿润,湿度维持在50%~60%左右,有助于缓解鼻塞症状。
(二)发热的观察与护理
密切监测新生儿体温,当体温超过38.5℃时,由于新生儿特殊的生理情况,应优先采用非药物降温方法,如松散包被、适当减少衣物等物理降温方式。但要注意避免过度降温导致新生儿体温过低。如果物理降温效果不佳,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成人退烧药,因为新生儿对药物的代谢和耐受与成人不同。
(三)呼吸道护理
对于有咳嗽的新生儿,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可以将新生儿头部稍微抬高,侧卧,防止痰液呛入气管。如果咳嗽伴有痰多不易咳出,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雾化吸入等辅助治疗,但要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和护理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