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病可能引起发烧,感染性肠胃病因病原体感染易致发烧,非感染性肠胃病较少但特殊情况也会,不同年龄段人群表现有别,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及有基础病史者更易相关,肠胃病发烧时需据情况处理,体温低可物理降温等,严重则及时就医查因治。
感染性肠胃病:当肠胃被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时,容易引发发烧。例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肠胃炎,病原体在肠道内繁殖,会激发人体的免疫反应,从而导致体温升高。以细菌性痢疾为例,志贺菌感染肠道后,除了会出现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肠胃症状外,患者往往会伴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9℃左右甚至更高;再如病毒性肠胃炎,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肠胃炎,患者除了有恶心、呕吐、腹泻等肠胃表现外,也常伴有发热,一般为低到中度发热。
非感染性肠胃病:一般情况下非感染性肠胃病较少引起发烧,但也不是绝对的。比如克罗恩病,这是一种慢性炎性肉芽肿性肠道疾病,病因尚不明确,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体重下降等,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不过相对感染性肠胃病引起发烧的情况较少见;另外,如腹部大手术后出现的肠粘连等引起的肠胃功能紊乱,通常也不会导致发烧,但如果因为肠粘连导致肠道梗阻,进而发生肠道坏死继发感染时,就可能出现发烧症状。
不同年龄段人群患肠胃病引起发烧的情况有所不同:
儿童: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感染性肠胃病引起发烧的情况较为常见。儿童肠胃感染病原体后,体温调节中枢不稳定,容易出现较明显的体温升高,而且儿童一旦发烧,变化相对较快,需要密切关注。例如儿童感染轮状病毒引起肠胃炎时,发热可能是首发症状之一,同时伴有频繁呕吐、水样腹泻等。
成年人:成年人患感染性肠胃病时也会出现发烧,但相对儿童可能症状表现有所不同,部分成年人对发热的耐受程度相对高一些,但也需重视。而非感染性肠胃病引起发烧的情况相对儿童更少,但如果是成年人患克罗恩病等出现发烧,往往需要长期关注病情变化。
老年人:老年人患肠胃病引起发烧时需要特别注意,老年人机体反应相对迟钝,有时肠胃病引起发烧的症状可能不典型。比如老年人患细菌性肠胃炎,可能发热症状不明显,但肠胃症状可能持续不缓解,容易延误病情。老年人本身各脏器功能减退,感染后更易出现电解质紊乱、脱水等严重情况。
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增加肠胃病风险进而影响是否发烧。比如长期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喜欢食用辛辣刺激、不洁食物等,会损伤肠胃黏膜,降低肠胃的抵抗力,更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而引发感染性肠胃病导致发烧。而生活方式健康,饮食作息规律的人相对患肠胃病引起发烧的几率较低。
有基础病史的人群,如本身有免疫缺陷疾病的患者,患肠胃病时更容易出现严重感染进而引起较严重的发烧情况,而且病情不易控制;有肠胃慢性疾病如胃溃疡、慢性肠炎等的患者,肠胃功能较弱,一旦发生肠胃病,相比常人更易出现感染等情况导致发烧,并且病情可能反复或加重。
当肠胃病患者出现发烧时,首先要观察体温等情况,如果是低热,可先尝试通过物理降温,如用温水擦拭额头、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来降温,同时注意补充水分,防止脱水。如果是儿童发烧,更要谨慎处理,优先采用非药物的物理降温等方式,密切监测体温变化,若体温持续升高或伴有严重的肠胃不适症状如剧烈腹痛、频繁呕吐无法进食等,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粪便常规等,以明确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