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是女性上生殖道包括多种部位的感染性疾病,附件炎是输卵管和卵巢的炎症,二者在定义范围、解剖位置关联、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及特殊人群用药等方面存在区别,盆腔炎范围更广泛,附件炎局限于附件区域,病因、表现等有异同,治疗均以抗生素为主,特殊人群用药和治疗有各自特点。
盆腔炎:是女性上生殖道感染引起的一组疾病,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和盆腔腹膜炎等。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同时累及几个部位,以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炎最常见。
附件炎:附件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官中输卵管和卵巢,附件炎是指输卵管和卵巢的炎症,通常分为输卵管炎和卵巢炎,一般输卵管炎、卵巢炎常合并有宫旁结缔组织炎、盆腔腹膜炎。
解剖位置关联
盆腔炎:炎症范围更广泛,除了附件所在区域,还可能涉及子宫内膜等上生殖道其他部位。
附件炎:炎症局限在输卵管和卵巢部位。
病因方面
相同点:两者的发生多与病原体感染有关,常见病原体有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等,性生活活跃的女性是高发人群,尤其是初次性交年龄小、有多个性伴侣、性生活过频以及性伴侣有性传播疾病者易患。此外,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如刮宫术、输卵管通液术等)、经期卫生不良(如使用不洁卫生巾、经期性交等)也可诱发。
不同点:盆腔炎有时可能因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引起,比如阑尾炎可蔓延至盆腔引起盆腔炎;而附件炎主要是输卵管和卵巢本身的炎症相关诱因,相对更聚焦于附件区域的感染因素。
临床表现
盆腔炎:症状差异较大,轻者可能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常见症状有下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腹痛为持续性,活动或性交后加重,若病情严重可出现发热甚至高热、寒战、头痛、食欲缺乏等全身症状。若有盆腔腹膜炎,还会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
附件炎:主要表现为下腹部双侧或单侧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部分人疼痛较局限于附件区域,可伴有阴道分泌物增多,也可能出现发热,但一般全身症状相对盆腔炎较轻。
诊断方法
盆腔炎:医生会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进行诊断。妇科检查可见宫颈举痛、子宫压痛、附件区压痛;实验室检查可有血常规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升高等炎症指标异常;影像学检查如B超等可发现输卵管增粗、盆腔积液等异常,但B超有时可能难以清晰显示轻微病变。
附件炎:妇科检查时附件区域有明显压痛,结合病史等也可初步判断,B超检查可能发现输卵管、卵巢增粗等情况,但相对盆腔炎的诊断,附件炎更聚焦附件区域的异常表现来辅助诊断。
治疗原则
盆腔炎:主要为抗生素药物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抗生素治疗可清除病原体,改善症状及体征,减少后遗症。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选择口服或静脉给药等不同给药途径。
附件炎:治疗原则与盆腔炎类似,也是以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为主,对于明确由病原体感染引起的附件炎,需选用合适抗生素进行规范治疗,若有形成输卵管卵巢脓肿等情况也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对于特殊人群,比如孕妇患盆腔炎或附件炎时,用药需特别谨慎,要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抗生素等药物,因为孕妇的生理状态特殊,药物选择不当可能影响胎儿发育,所以需在医生严格评估下进行治疗;老年女性患盆腔炎或附件炎时,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加强支持疗法,如补充营养等,且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因为老年女性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病情变化可能较为隐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