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浅表性胃炎有可能引起胸背疼痛,机制与神经反射有关,不同人群及生活方式等有个体差异,需与心血管疾病、骨骼肌肉疾病等引起的胸背疼痛鉴别,临床要综合检查明确病因避免误诊漏诊。
一、牵涉痛的具体情况
1.神经传导因素
人体的内脏神经和躯体神经在脊髓部位有交汇。胃部的感觉神经纤维和胸背部的感觉神经纤维会在脊髓同一节段上传导。当胃部发生慢性浅表性炎症时,产生的刺激信号可能会干扰胸背部神经纤维的信号传导,从而让患者感觉到胸背疼痛。例如,研究发现,胃部的炎症刺激会激活相关的神经递质释放,这些神经递质可能会影响脊髓后角细胞对痛觉的处理,进而导致胸背区域出现疼痛感觉。
2.个体差异影响
不同年龄的人群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对于儿童患者,慢性浅表性胃炎引起胸背疼痛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发生,可能与儿童的神经发育特点以及炎症对其神经传导的影响有关。儿童的神经系统相对还在发育中,对疼痛的感知和传导机制可能与成人有一定差异,但炎症同样可能通过神经反射途径引发胸背疼痛。
在性别方面,一般没有明显性别差异导致慢性浅表性胃炎引起胸背疼痛的不同,但不同性别的个体对疼痛的耐受和感知程度可能有差异,不过这并不改变疾病本身可能引起胸背疼痛的可能性。
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饮食不规律、喜欢进食辛辣刺激食物、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本身患慢性浅表性胃炎风险较高,同时也更容易出现炎症刺激导致的神经反射性胸背疼痛。例如,长期大量饮酒的人,酒精会刺激胃黏膜,加重胃炎病情,进而更易引发胸背疼痛。
有其他病史的患者,比如本身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当出现胸背疼痛时需要注意鉴别诊断。因为心血管疾病也可能导致胸背疼痛,而慢性浅表性胃炎引起胸背疼痛需与心血管疾病引起的疼痛相区分。如果有冠心病等心血管病史的患者出现胸背疼痛,不能仅考虑慢性浅表性胃炎,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如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检查来明确病因。
二、与其他疾病引起胸背疼痛的鉴别
1.心血管疾病
心绞痛:心绞痛引起的疼痛多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颌部,疼痛性质多为压榨性、闷痛or紧缩感等。与慢性浅表性胃炎引起的胸背疼痛部位和性质有所不同,但有时容易混淆。通过心电图检查,心绞痛发作时可出现ST-T改变,发作过后可恢复正常,而心肌酶谱一般正常。而慢性浅表性胃炎引起的胸背疼痛,通过胃镜检查可发现胃黏膜的炎症改变,心电图无心肌缺血相关改变。
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引起的胸背疼痛更为剧烈,持续时间长,可长达数十分钟甚至数小时,伴有大汗、恶心、呕吐等症状,心电图有特征性的动态演变,心肌酶谱会升高,如肌钙蛋白等明显升高,这与慢性浅表性胃炎引起的胸背疼痛有明显区别。
2.骨骼肌肉疾病
颈椎病:颈椎病可引起胸背疼痛,同时伴有颈部疼痛、上肢麻木、无力等症状。通过颈椎X线、CT或MRI检查可发现颈椎间盘突出、颈椎骨质增生等病变,与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胃镜表现不同。慢性浅表性胃炎主要是胃黏膜的炎症,而颈椎病是颈椎的骨骼肌肉及神经等病变。
胸背部肌肉劳损:胸背部肌肉劳损引起的疼痛多与劳累、姿势不当有关,疼痛部位多较局限,有明确的压痛点,活动胸背部肌肉时疼痛可能加重,而胃镜检查无胃黏膜炎症表现,可与慢性浅表性胃炎引起的胸背疼痛相鉴别。
总之,慢性浅表性胃炎有可能引起胸背疼痛,在临床中对于出现胸背疼痛的患者,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进行详细的检查以明确病因,避免误诊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