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阴道炎可致阴道分泌物异常(增多且灰白稀薄、有鱼腥味)、阴道瘙痒或灼热感(瘙痒较轻,灼热在排尿时明显)、性交不适及少数泌尿系统症状,各年龄段女性可发病,有性生活史、绝经后女性及孕妇等需注意相关风险,不良生活方式易引发该病。
一、阴道分泌物异常
1.分泌物增多
细菌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通常明显增多,其量较正常状态下增多,这是由于阴道内菌群失调,导致一些细菌过度生长繁殖,产生较多的分泌物。分泌物一般为灰白色,质地比较稀薄,有的患者形容像面糊状。从年龄因素来看,各个年龄段的女性都可能发生,但青春期前的女性由于生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阴道内菌群相对简单,发生细菌性阴道炎时分泌物增多的表现可能相对不典型。对于有性生活史的女性,性生活频繁、不注意性生活卫生等生活方式因素可能增加患病风险,进而出现分泌物增多的情况;而对于绝经后的女性,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阴道局部抵抗力降低,也容易发生细菌性阴道炎,出现分泌物增多现象,此时分泌物增多可能还伴有阴道干涩等其他表现。
2.气味异常
患者的阴道分泌物往往会有特殊的鱼腥味,尤其在性生活后或者月经前后,气味可能会加重。这是因为阴道内的厌氧菌等过度繁殖,分解产生了具有特殊气味的物质。在性别方面,主要发生在女性群体中,男性一般不会发生细菌性阴道炎。从生活方式角度,长期使用抗生素、过度冲洗阴道等不良生活方式会破坏阴道正常菌群平衡,容易引发细菌性阴道炎出现气味异常。例如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会抑制阴道内有益菌生长,使得厌氧菌等大量繁殖,导致分泌物鱼腥味明显。
二、阴道瘙痒或灼热感
1.瘙痒情况
部分患者会出现阴道瘙痒的症状,但瘙痒程度一般相对较轻,与一些其他阴道炎如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相比,瘙痒程度通常没有那么剧烈。年龄较小的女性,由于生殖系统发育不成熟,对瘙痒的感知和表达可能相对不敏感,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其是否有搔抓外阴等异常行为。对于有糖尿病病史的女性,由于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更容易发生细菌性阴道炎,出现阴道瘙痒症状时,要注意控制血糖水平,因为高血糖会加重阴道局部的炎症反应,使得瘙痒等症状更难缓解。
2.灼热感
患者还可能感觉到阴道有灼热感,尤其是在排尿时,尿液刺激阴道会使灼热感更加明显。生活方式中,经常穿紧身不透气的内裤,会导致阴道局部温度升高、湿度增加,有利于细菌滋生,从而容易出现阴道灼热感等症状。对于青春期女性,由于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阴道局部环境相对不稳定,也可能出现阴道灼热感伴随细菌性阴道炎的情况。
三、其他可能表现
1.性交不适
部分患者在性生活时会出现不适,表现为性交疼痛等。这是因为阴道炎症状态下,阴道黏膜处于相对敏感和脆弱的状态,性生活的摩擦等刺激会加重不适症状。从年龄因素考虑,育龄期女性性生活相对频繁,发生细菌性阴道炎时更容易出现性交不适。在生活方式方面,性生活不卫生是重要诱因之一,例如性生活前后不注意清洗外生殖器等,容易引发细菌性阴道炎并导致性交不适。
2.泌尿系统症状
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泌尿系统相关症状,如轻度的尿频等,但一般不会出现严重的尿急、尿痛等典型的尿路感染表现。对于孕妇这一特殊人群,发生细菌性阴道炎时,由于孕期身体的特殊生理变化,如激素水平改变、阴道局部抵抗力下降等,更容易出现上述可能的泌尿系统相关轻微症状,而且需要特别注意,因为细菌性阴道炎可能会增加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所以孕妇发生相关症状时要及时就医诊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