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食管炎由白色念珠菌等真菌感染引起,症状多样,典型症状有吞咽困难(进食费力,不同年龄段表现有别)和胸骨后疼痛(烧灼样等,进食后加重,不同人群表述不同);非典型症状包括反酸烧心(类似胃食管反流病,生活方式不规律者及特殊时期女性易加重,儿童可间接表现)、食欲减退(进食欲望降、食量减,老年及儿童影响不同)、体重减轻(长期食欲减退者易出现,儿童影响生长发育)、呕血黑便(病情严重时出现,老年及有基础病者需警惕,儿童罕见但危急)。
一、典型症状
1.吞咽困难
是霉菌性食管炎较为常见的典型症状。患者在进食固体食物或液体食物时,会感到吞咽费力,这是因为食管黏膜受到炎症刺激,导致食管蠕动受限或食管狭窄。例如,部分患者会感觉食物通过食管的过程不顺畅,需要花费更多时间才能将食物咽下。这种情况在年龄较大的人群中可能更为明显,因为随着年龄增长,食管的蠕动功能可能会有所下降,而霉菌性食管炎会进一步加重吞咽困难的程度。对于儿童患者,若出现霉菌性食管炎导致的吞咽困难,可能会表现出拒食、进食时哭闹等情况,需要家长密切关注。
2.胸骨后疼痛
疼痛性质多为烧灼样、刺痛或隐痛等。疼痛可在进食后加重,这是由于进食时食物刺激炎症部位的食管黏膜,引起疼痛感觉。比如,患者在进食热食、辛辣食物后,胸骨后疼痛可能会明显加剧。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对疼痛的感知和描述可能有所不同,年轻人可能能够更清晰地表述疼痛的部位和性质,而老年患者可能表述相对模糊,但通常会表现出不适的感觉。对于儿童患者,由于无法准确表达疼痛,可能会出现烦躁不安等表现。
二、非典型症状
1.反酸、烧心
与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类似。食管黏膜的炎症会影响其正常的抗反流功能,导致胃酸等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刺激食管黏膜,引起反酸、烧心感。这种情况在生活方式不规律的人群中更为常见,比如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的人。对于患有霉菌性食管炎的女性患者,在孕期或经期等特殊时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会加重反酸、烧心的症状。而儿童患者出现反酸、烧心时,可能会表现出呕吐、口臭等间接症状。
2.食欲减退
患者会感觉进食欲望降低,食量减少。这是因为吞咽困难和胸骨后疼痛等不适症状影响了患者的进食体验,从而导致食欲下降。在老年人群中,本身食欲就可能随着年龄增长而有所减退,而霉菌性食管炎会进一步加重这种情况,可能导致患者营养摄入不足,需要特别关注其营养状况。对于儿童患者,食欲减退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家长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证儿童的营养摄入,例如提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3.体重减轻
如果患者长期食欲减退,进食量减少,就可能会出现体重减轻的情况。尤其是在病情持续时间较长的患者中较为常见。对于儿童患者,体重减轻可能会影响其身高和智力等方面的发育,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在评估体重减轻情况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基础体重和正常的生长发育指标,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患者有不同的标准。例如,儿童患者需要根据年龄和身高来评估体重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4.呕血、黑便
这是霉菌性食管炎较为严重时可能出现的症状。当食管黏膜的炎症导致黏膜糜烂、溃疡,侵犯到血管时,就可能引起呕血或黑便。呕血表现为呕吐出含有血液的物质,黑便则是大便颜色发黑,呈柏油样。这种情况在老年患者和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中需要特别警惕,因为可能提示病情较为严重,需要立即就医进行处理。对于儿童患者,出现呕血、黑便的情况非常罕见,但一旦出现,往往提示病情危急,需要紧急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