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因类型、部位、人群等不同症状表现各异,皮肤低危型有寻常疣、扁平疣等症状,皮肤高危型有鲍温样丘疹病等症状,黏膜低危型有生殖器疣(尖锐湿疣)等症状,黏膜高危型早期宫颈癌可能无症状,随病情进展有阴道流血、排液等症状,不同人群感染后症状有差异。
一、皮肤低危型HPV感染症状
寻常疣
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好发于手部,表现为黄豆大小的丘疹,表面粗糙,质地坚硬,可呈乳头瘤样增生。一般无自觉症状,当受到摩擦或撞击时可能会有疼痛感。其发病与HPV-2、HPV-4等型有关,是因为皮肤破损后HPV侵入上皮细胞,导致细胞增殖异常而形成。
扁平疣
好发于青少年的颜面、手背及前臂等部位,表现为米粒至黄豆大小的扁平隆起性丘疹,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质硬,正常肤色或淡褐色,多骤然出现,数目较多且密集。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偶有瘙痒感。与HPV-3、HPV-5等型相关,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机体免疫力低下时更容易感染发病。
二、皮肤高危型HPV感染症状
鲍温样丘疹病
多见于青壮年,好发于腹股沟、外生殖器及肛周等部位,表现为多个或单个的色素性丘疹,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0.5-1cm,可呈棕红、酱红或褐黑色,表面可光亮呈天鹅绒样外观,或轻度角化呈疣状。一般无自觉症状,部分患者可有瘙痒或烧灼感。与HPV-16、HPV-18等型有关,可能与性行为等因素有关,长期感染高危型HPV可导致皮肤细胞的异常增生。
三、黏膜低危型HPV感染症状
生殖器疣(尖锐湿疣)
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好发于生殖器及肛门周围等部位。初起为细小淡红色丘疹,以后逐渐增大增多,单个或群集分布,湿润柔软,表面凹凸不平,呈乳头样、鸡冠状或菜花样突起,红色或污灰色。根部常有蒂,且易发生糜烂渗液,触之易出血。多数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少数可有异物感、灼痛、刺痒或性交不适。HPV-6、HPV-11等型是引起生殖器疣的主要亚型,在性活跃人群中较为常见,免疫功能低下、有多个性伴侣等人群感染风险更高。
四、黏膜高危型HPV感染症状
宫颈癌相关症状(早期)
早期宫颈癌可能无明显症状和体征。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阴道流血,年轻患者常表现为接触性出血,如性生活或妇科检查后阴道流血;也可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或经期延长、经量增多。老年患者常为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阴道排液增多,多为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有腥臭味的液体。晚期患者根据癌灶累及范围出现不同的继发性症状,如尿频、尿急、便秘、下肢肿痛等;癌肿压迫或累及输尿管时,可引起输尿管梗阻、肾盂积水及尿毒症;晚期可有贫血、恶病质等全身衰竭症状。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尤其是HPV-16、HPV-18等型别,长期的HPV感染导致宫颈上皮内瘤变,进而发展为宫颈癌,这一过程可能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在这期间通过定期的宫颈癌筛查(如TCT联合HPV检测等)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感染HPV后的症状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女性由于其生殖系统的解剖结构特点,更容易发生黏膜部位的HPV感染,而男性相对更容易发生皮肤部位的HPV感染;青少年免疫系统相对不完善,感染HPV后更易出现皮肤低危型感染相关症状;有多个性伴侣、性生活过早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感染高危型HPV的风险更高,出现相关疾病症状的可能性也更大;有免疫缺陷病史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等,感染HPV后病情可能更易加重,症状可能更难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