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病由淋病奈瑟菌引起,主要通过性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播,有无并发症和有并发症的不同临床表现,可通过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需尽早足量规则用药,预防可从性行为、公共卫生和新生儿方面着手。
一、淋病的定义
淋病是由淋病奈瑟菌(简称淋球菌)引起的以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为主要表现的性传播疾病。淋球菌为革兰阴性双球菌,多侵犯黏膜,尤其对柱状上皮和移行上皮有亲和力。
二、淋病的传播途径
1.性接触传播:是淋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包括同性及异性之间的性接触。成人淋病几乎都是通过性接触感染。
男性与患淋病的女性一次性交后可有20%的感染机会,多次性交后感染机会增加。
女性与患淋病的男性一次性交后感染机会约为50%-60%,多次性交感染率会更高。
2.间接传播:较少见,主要是接触含淋球菌的分泌物或被污染的用具,如衣裤、被褥、毛巾、浴盆、马桶圈等。
新生儿通过患淋病母亲的产道时,眼部可被感染引起新生儿淋菌性眼炎。
儿童特别是幼女,因其阴道黏膜为柱状上皮,易受淋球菌感染,可通过接触污染的衣物等间接感染。
三、淋病的临床表现
(一)无并发症的淋病
1.男性淋病
尿道炎:潜伏期一般为2-10天,平均3-5天。初期患者尿道口灼痒、红肿及外翻,排尿时灼痛,伴尿频,尿道口有少量黏液性分泌物。24小时后,红肿发展到整个阴茎头及部分尿道,尿道黏液性分泌物渐多,冲出尿道口外溢。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夜间阴茎可有痛性勃起。
2.女性淋病
宫颈炎:感染后症状往往不明显,约60%的女性淋病患者无症状或症状很轻。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脓性,宫颈充血、水肿、触痛,可有少量脓性分泌物从宫颈口流出。
尿道炎: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检查可见尿道口红肿,有脓性分泌物。
(二)有并发症的淋病
1.男性淋病并发症
附睾炎:多为单侧,表现为附睾红肿、疼痛,阴囊皮肤红肿,同侧腹股沟和下腹部有反射性抽痛。
前列腺炎:急性前列腺炎者会出现发热、寒战、会阴疼痛及排尿困难等;慢性前列腺炎者则表现为会阴部不适、排尿灼热感等。
2.女性淋病并发症
盆腔炎: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等。患者可出现下腹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输卵管粘连、阻塞,引起不孕或宫外孕。
四、淋病的诊断
1.病史:有不洁性接触史、配偶感染史或间接接触史等。
2.临床表现:根据上述典型的临床表现进行初步判断。
3.实验室检查
涂片检查:取尿道或宫颈脓性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镜下可见多形核白细胞内有革兰阴性双球菌,此法对男性急性淋病的诊断阳性率可达90%左右,但对女性患者的阳性率较低,需进一步做培养等检查。
培养检查:是诊断淋病的金标准。将分泌物接种于巧克力琼脂培养基或Thayer-Martin培养基,在含5%-10%二氧化碳的环境中培养,24-48小时后观察菌落形态,进行生化反应和氧化酶试验鉴定。
五、淋病的治疗
一旦确诊淋病,应尽早、及时、足量、规则用药。目前常用的治疗药物有头孢曲松、大观霉素等。
六、淋病的预防
1.性行为方面
提倡安全性行为,使用安全套可以有效降低淋病的感染风险。
避免不洁性行为,保持单一性伴侣。
2.公共卫生方面
注意个人卫生,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浴盆等私人物品。
对淋病患者污染的物品要及时消毒,如用消毒剂浸泡、暴晒等。
3.新生儿预防
患淋病的母亲分娩时,新生儿应及时用硝酸银滴眼液或其他有效的抗生素滴眼液滴眼,以预防新生儿淋菌性眼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