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有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呼吸道症状(咳嗽、咽干咽痛、鼻塞流涕)、其他症状(乏力、肌肉酸痛、嗅觉味觉减退丧失);不同人群感染后有特点,儿童症状相对轻但变化快,老年人重症风险高、症状复杂且典型症状可能不明显,孕妇需关注对胎儿影响;部分人感染后无症状但具传染性也需隔离防控。
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常见症状
1.发热:是较为常见的症状,体温可呈不同程度升高,部分患者为低热,体温在37.3~38℃,部分患者为高热,体温超过38.5℃甚至更高。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感染后引发的发热机制与病毒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导致炎性因子释放有关,不同个体发热程度可能因自身免疫状态等因素有所差异,比如年轻且免疫功能正常者可能高热相对多见,而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者发热程度可能相对不典型。
2.呼吸道症状
咳嗽:可为干咳,也可伴有少量痰液。新冠病毒侵袭呼吸道黏膜,引发炎症反应,刺激呼吸道感受器导致咳嗽。例如,部分轻症患者以干咳为主要表现,而合并细菌感染等情况时可能会有咳痰现象。
咽干、咽痛:病毒感染累及咽喉部黏膜,引起局部炎症,导致患者感觉咽干、咽痛,严重时可能影响吞咽。
鼻塞、流涕:类似于普通感冒的呼吸道卡他症状,病毒感染引起鼻腔黏膜充血、水肿及分泌物增多,从而出现鼻塞、流涕情况,但相对普通感冒,新冠病毒感染所致鼻塞、流涕症状并非最突出表现。
3.其他症状
乏力:患者常感觉全身疲倦、没有力气,活动耐力下降。这可能与病毒感染机体后,机体代谢紊乱以及炎性反应消耗能量等因素有关,比如感染后患者可能原本能轻松完成的日常活动,现在会感觉吃力。
肌肉酸痛:部分患者会出现全身肌肉酸痛,尤其是腰背、四肢肌肉等,可能是病毒感染引发炎性介质释放,刺激神经末梢导致肌肉酸痛。
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这是新冠病毒感染较为特异的症状之一,部分患者感染后会出现嗅觉减退甚至丧失,闻不到气味,味觉也可能受到影响,吃什么东西都感觉味道不明显。研究发现,病毒可能影响了嗅神经上皮细胞等相关结构,从而导致嗅觉和味觉异常。
二、不同人群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的症状特点
1.儿童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后的症状相对成人可能较轻,但也有个体差异。多数儿童表现为低热、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部分儿童可能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其症状表现可能不典型,比如有的儿童可能仅表现为精神稍差、食欲减退等。需要注意的是,儿童病情变化相对较快,若出现持续高热不退、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2.老年人
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重症风险相对较高,症状也可能更复杂。老年人多伴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感染新冠病毒后可能使基础疾病加重。常见症状除了发热、咳嗽等,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由于老年人机体反应相对迟钝,有时发热等典型症状可能不明显,容易被忽视,所以对于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要密切关注其生命体征和基础疾病变化情况。
3.孕妇
孕妇感染新冠病毒后的症状与非孕妇有一定相似性,但需要特别关注对胎儿的影响。孕妇可能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同时要警惕是否出现早产、胎儿宫内窘迫等情况。由于孕妇身体处于特殊生理状态,用药需要谨慎,在出现症状后要及时就医,由医生综合评估病情进行合理处理。
三、无症状感染情况
部分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没有任何明显的临床症状,但通过核酸检测等可以发现体内存在新冠病毒,这类属于无症状感染。无症状感染者也具有传染性,同样需要进行隔离观察等防控措施,因为其可能在不知不觉中传播病毒给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