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低血糖症状表现多样,个体差异大,有无症状性和有症状性,有症状者神经精神系统可现嗜睡、喂养困难、震颤、惊厥等,其他系统有呼吸改变、皮肤苍白、体温不升等,且因胎龄、出生体重等不同有特点,高危新生儿易低血糖且症状易被忽视,需高度重视,定期监测血糖,及时纠正。
一、症状表现
新生儿低血糖的症状表现多样,且个体差异较大。部分新生儿可能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即无症状性低血糖;而有症状的新生儿可能出现以下表现:
1.神经精神系统表现
嗜睡:新生儿原本应该有正常的觉醒-睡眠周期,但低血糖时会表现出过度嗜睡,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变得迟钝。这是因为低血糖影响了神经系统的能量供应,导致神经细胞功能受到抑制。例如,正常新生儿在饥饿后会有一定的觉醒表现来寻求喂养,但低血糖的新生儿可能一直处于困倦状态,难以被唤醒。
喂养困难:由于低血糖影响了新生儿的神经功能,可能出现吸吮无力、吞咽不协调等情况,导致喂养困难,表现为拒奶或者吃奶时不能持续有效吸吮。这是因为控制吸吮和吞咽的神经肌肉功能受到低血糖的干扰,能量供应不足影响了相关神经的正常传导和肌肉的正常收缩功能。
震颤:可表现为全身或局部的震颤,这是由于低血糖引起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高,导致肌肉不自主地收缩。例如,双手可能出现细微的震颤,或者全身有抖动的情况,这种震颤在血糖升高后可能会逐渐缓解。
惊厥:严重的低血糖可能引发惊厥,表现为双眼凝视、眼球上翻、面部肌肉抽动、四肢强直或阵挛性抽搐等。这是因为低血糖对大脑的损伤进一步加重,导致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发惊厥发作。惊厥是新生儿低血糖较为严重的神经系统表现之一,如果不及时纠正低血糖,可能会对新生儿的脑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2.其他系统表现
呼吸改变:可能出现呼吸增快或呼吸暂停的情况。呼吸增快是身体试图通过增加呼吸频率来改善缺氧状态,但其实质是低血糖影响了呼吸中枢的功能;而呼吸暂停则是更严重的呼吸异常表现,这是因为低血糖导致呼吸相关神经和肌肉的功能障碍,使得呼吸节律紊乱。
皮肤苍白:由于低血糖时机体为了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会发生血流重新分布,皮肤血管收缩,导致皮肤苍白。这是一种机体的代偿性反应,但如果低血糖持续存在,这种代偿可能无法维持,进而影响全身各个器官的血液灌注。
体温不升: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低血糖会影响体温调节功能,导致体温不升。这是因为能量供应不足,影响了产热相关的生理过程,使得新生儿不能维持正常的体温。
二、不同人群(新生儿)的特点及相关情况
新生儿的低血糖症状表现可能因胎龄、出生体重等因素有所不同。例如,早产儿由于其肝糖原储存不足、糖异生能力差等原因,更容易发生低血糖,而且早产儿的低血糖症状可能更不典型,有时仅表现为反应差、体温不升等,容易被忽视。低出生体重儿同样面临糖原储备少、代谢调节功能不完善的问题,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较高,其症状也可能较为隐匿,需要医护人员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对于有高危病史的新生儿,如母亲有糖尿病、胎儿有宫内生长受限等情况,出生后更应加强血糖监测,因为这类新生儿发生低血糖的概率相对更高,且一旦出现低血糖,可能会更快地出现严重的症状表现,需要及时干预以避免对神经系统等重要器官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温馨提示:新生儿低血糖需要高度重视,因为长期或严重的低血糖可能会影响新生儿的脑发育,导致智力低下、运动障碍等后遗症。所以对于新生儿,尤其是高危新生儿,要定期监测血糖,一旦发现血糖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纠正低血糖,如尽早喂养母乳或配方奶等非药物干预措施(如果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应确保母亲合理饮食以保证乳汁中足够的糖分供应;对于无法经口喂养的新生儿可能需要静脉补充葡萄糖等,但要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