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感染对怀孕有不良影响,女性方面可致生殖系统受直接影响(如引发多种炎症致宫外孕风险增、影响宫颈黏液性状降受孕几率)及干扰胚胎着床微环境;男性方面会影响精子质量(如致活力等下降、精液参数异常)及精子与卵子结合,故有生育计划夫妇发现支原体感染应及时规范治疗以减少其对怀孕的不利影响。
一、女性方面
1.对生殖系统的直接影响
女性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后,可能会引起宫颈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等。例如,支原体感染导致的输卵管炎会使输卵管黏膜受损、管腔狭窄,影响受精卵的正常运输。有研究表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输卵管病变会使女性宫外孕的发生风险增加。从病理角度看,炎症会破坏输卵管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阻碍受精卵向子宫腔的移动,从而增加宫外孕几率。对于不同年龄的女性,尤其是生育年龄女性,这种影响更为关键。年轻女性生殖系统相对较为娇嫩,支原体感染引发的炎症可能更易导致输卵管等结构的损伤;而随着年龄增长,女性生殖系统的代偿能力有所下降,一旦感染支原体引发炎症,对怀孕的影响可能更明显。
支原体感染还可能影响宫颈黏液的性状。正常的宫颈黏液是精子进入宫腔的重要通道,其性状会影响精子的穿透能力。支原体感染可能使宫颈黏液变得黏稠,不利于精子通过,从而降低受孕几率。不同生活方式的女性,如长期吸烟、饮酒的女性,其生殖系统的内环境更容易受到支原体感染的不良影响,宫颈黏液的异常可能更为显著。
2.对胚胎着床的影响
支原体感染可能干扰胚胎着床的微环境。子宫内膜是胚胎着床的重要场所,支原体感染引发的炎症反应会改变子宫内膜的局部免疫状态和生化环境。研究发现,支原体感染的女性子宫内膜中一些细胞因子的表达会发生变化,而这些细胞因子对于胚胎着床至关重要。例如,某些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可能影响胚胎与子宫内膜的相互识别和黏附过程,进而降低胚胎着床的成功率。有病史的女性,如既往有生殖道感染病史的女性,再次感染支原体时,胚胎着床受影响的风险可能更高,因为其生殖系统的微环境已经处于相对不稳定的状态。
二、男性方面
1.对精子质量的影响
男性感染支原体后,支原体可附着于精子表面,影响精子的活力、运动能力和形态。研究显示,支原体感染的男性精子活力下降,精子的前向运动能力降低。这是因为支原体在精子表面的附着可能干扰了精子的能量代谢和运动相关的酶系统。不同生活方式的男性,如长期熬夜、久坐的男性,其自身的生殖健康状态相对较差,感染支原体后对精子质量的影响可能更为严重。年龄因素也有影响,年轻男性的生殖系统相对更具活力,但感染支原体后精子质量受影响的程度可能与年龄较大的男性有所不同,不过总体而言都会对生育产生不利影响。
支原体感染还可能导致精液参数异常,如精子浓度降低等。精液中的精子浓度是衡量男性生育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支原体感染引起的精子浓度下降会直接降低受孕的可能性。有生殖系统疾病病史的男性,感染支原体后,精子质量受影响的程度可能加剧,因为其原本就存在一定的生殖系统病理基础,支原体的感染会进一步破坏生殖系统的内环境。
2.对精子与卵子结合的影响
男性感染支原体后,精子的功能受到影响,进而影响精子与卵子的结合。由于精子活力、形态等方面的异常,即使精子能够到达输卵管,其与卵子结合的能力也会下降。例如,畸形精子难以正常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不同年龄、生活方式和病史的男性,其精子与卵子结合受影响的程度不同。年轻且生活方式健康的男性,在感染支原体后,通过及时治疗可能相对更容易恢复精子的正常功能;而年龄较大、生活方式不良或有生殖病史的男性,恢复相对困难,受孕几率降低更为明显。
总之,支原体感染无论是对女性还是男性的生育功能都可能产生多方面的不良影响,增加不孕不育、宫外孕等风险。因此,对于有生育计划的夫妇,若发现支原体感染,应及时进行规范的治疗,以减少支原体感染对怀孕的不利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