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病有多种常见症状,消化系统相关症状包括不同病因致腹痛特点各异、不同原因引发腹泻表现不同、不同情况导致便秘;全身相关症状有肠胃病致消瘦的不同机制及致乏力的相关情况;其他症状包含不同肠胃病引发恶心呕吐的不同情形及肠胃病导致食欲不振的原因。
一、消化系统相关症状
腹痛
不同病因导致的腹痛特点:
对于消化性溃疡引起的腹痛,多呈周期性、节律性。比如十二指肠溃疡常表现为空腹痛,疼痛多在空腹时发作,进食后可缓解,疼痛性质可为钝痛、胀痛、灼痛等;胃溃疡的腹痛多在进食后不久出现,经过1-2小时后逐渐缓解。
肠道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腹痛,疼痛部位多不固定,常伴有脐周隐痛,可能还会伴有腹泻、消瘦等表现,儿童相对更易发生肠道寄生虫感染,与儿童卫生习惯相对较差等因素有关。
对于中老年人群,若出现持续的腹痛且疼痛逐渐加重,要警惕肠道肿瘤等疾病,疼痛可能为隐痛或胀痛,还可能伴有大便习惯改变等情况。
腹泻
腹泻的表现及相关因素:
急性肠胃炎引起的腹泻,起病较急,每天腹泻次数可多达数次至十余次,大便多为稀水样便,可能伴有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常与进食不洁食物有关,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病,儿童因胃肠功能相对较弱,进食不洁食物后更易出现急性肠胃炎导致的腹泻。
肠易激综合征引起的腹泻,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腹泻常与精神因素有关,比如在紧张、焦虑等情绪下容易发作,大便多为糊状或稀水样,一般不会出现脓血便,多见于中青年人群,女性相对男性可能更易患肠易激综合征。
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引起的腹泻,大便多带有黏液、脓血,腹泻次数较多,病情容易反复,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多见。
便秘
便秘的不同情况:
功能性便秘,多见于老年人,由于老年人胃肠蠕动功能减弱,膳食纤维摄入不足等原因导致。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每周排便次数少于3次,大便干结,排便困难。
某些肠胃病也可引起便秘,比如肠道肿瘤引起肠道狭窄时,可出现便秘症状,同时可能伴有腹痛、便血等表现,中老年人是肠道肿瘤的高发人群。
二、全身相关症状
消瘦
肠胃病导致消瘦的机制:
恶性肿瘤如胃癌、结肠癌等,肿瘤细胞生长迅速,消耗大量营养物质,同时影响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患者会出现进行性消瘦,伴有食欲不振、腹痛等症状,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但中老年人群相对风险更高。
吸收不良综合征引起的消瘦,常见于患有肠道疾病影响营养吸收的人群,比如小肠病变导致营养物质吸收障碍,患者除了消瘦外,还可能伴有腹泻、乏力等表现,儿童可能因先天性肠道疾病等导致吸收不良综合征。
乏力
乏力与肠胃病的关系:
慢性肠胃病如慢性胃炎、慢性肠炎等,长期患病可导致患者营养吸收障碍,身体缺乏足够的能量供应,从而出现乏力症状。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出现,比如长期患有慢性胃炎的中老年患者,由于胃部消化功能不佳,长期营养摄入不足,容易感到乏力。
一些肠胃病导致慢性失血,如胃溃疡引起的少量慢性出血,长期慢性失血可导致贫血,进而引起乏力,各年龄均可发生,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若存在肠胃病导致的失血,可能会加重乏力症状。
三、其他症状
恶心、呕吐
引起恶心呕吐的肠胃病情况:
急性胃炎引起的恶心、呕吐较为常见,多在进食刺激性食物等诱因下发作,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可伴有腹痛、腹泻等症状,各年龄人群均有发生,儿童在饮食不当时也易出现急性胃炎导致的恶心呕吐。
幽门梗阻引起的恶心、呕吐具有特征性,呕吐物常为宿食,有酸臭味,呕吐量大,多见于胃溃疡并发幽门梗阻的患者,中老年人相对更易出现这种情况。
食欲不振
肠胃病导致食欲不振的原因:
慢性胃炎患者由于胃黏膜长期处于炎症状态,消化功能受到影响,常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各年龄均可发病,尤其是长期饮食不规律的人群。
肝胆胰疾病合并肠胃功能紊乱时也可引起食欲不振,比如胆囊炎患者,炎症刺激可影响胃肠蠕动和消化功能,导致食欲不振,各年龄均可发生,女性患胆囊炎的概率相对可能略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