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疣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HPV有多种亚型,与扁平疣发病密切相关的主要是HPV-3型、HPV-5型等。HPV可通过直接接触(皮肤-皮肤接触、密切生活接触)和间接接触(污染物传播)途径感染。易患人群包括免疫力低下的儿童、青少年及患有基础疾病者,还有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的皮肤有破损者和长期接触刺激性物质人群。
一、扁平疣的定义及致病病毒
扁平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良性赘生物。HPV是一种小型DNA病毒,具有多种亚型,其中与扁平疣发病密切相关的主要是HPV-3型、HPV-5型等。
二、HPV感染的途径
1.直接接触传染
皮肤-皮肤接触:健康人的皮肤如果直接接触到感染了HPV患者的病变部位,就有可能被感染。例如,在日常生活中,与扁平疣患者共用毛巾、浴巾等个人物品,由于这些物品可能接触过患者的病变皮肤,从而使病毒传播到健康人的皮肤上。特别是当皮肤有微小破损时,病毒更容易侵入。儿童的皮肤相对娇嫩,且自我保护意识和行为相对较弱,在集体生活环境中,如学校、幼儿园等,儿童之间皮肤直接接触的机会较多,如果有一方感染了HPV,就较容易通过直接接触传播给其他儿童。女性和男性在皮肤接触时也存在类似的感染风险,不过从整体发病情况来看,不同性别在这方面的差异并不是导致扁平疣发生的主要决定因素,但个体的皮肤状态等因素会有影响。
密切生活接触:家庭成员之间的密切生活接触也可能导致HPV传播。比如,家庭中如果有成员患有扁平疣,在共同生活中,如共用被褥、贴身衣物等,都可能使病毒在家庭成员间传播。长期处于不卫生的生活环境中,也会增加感染HPV的几率,因为不卫生的环境可能存在更多的病毒传播风险因素。
2.间接接触传染
污染物传播:HPV可以在一些污染物上存活一段时间,健康人接触到被污染的物品后也可能被感染。例如,被HPV污染的公共浴室的地面、门把手等,如果健康人接触这些物品后,没有及时清洁手部并接触自己的皮肤,尤其是皮肤有破损时,就容易感染HPV。在公共场合,如健身房的器械等,如果被HPV污染,其他人接触后也有感染的可能。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经常处于公共场合且不注意个人卫生的人感染风险相对较高。比如经常出差住酒店的人,使用酒店的公共物品时就需要更加注意,因为酒店的公共物品可能存在被污染的情况。
三、易患扁平疣的人群及相关因素
1.免疫力低下人群
儿童和青少年:儿童和青少年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相对成年人来说免疫力较低,更容易受到HPV的感染而引发扁平疣。例如,在学校的集体生活中,儿童的免疫系统对HPV的抵御能力较弱,所以扁平疣在儿童群体中较为常见。随着年龄增长,免疫系统逐渐完善,青少年的发病率相对儿童会有所下降,但仍可能因为一些特殊情况导致免疫力暂时降低而发病,比如青春期身体代谢变化、学习压力大等因素可能影响免疫力,从而增加感染HPV引发扁平疣的风险。
患有基础疾病人群:患有某些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患有艾滋病等免疫缺陷疾病的患者,由于免疫系统严重受损,对HPV的抵抗力几乎丧失,感染HPV后更容易出现扁平疣等由HPV引起的病变,而且病情往往较为严重,难以控制。对于这类人群,需要特别注意避免接触HPV感染源,同时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以提高免疫力。
2.皮肤屏障功能受损人群
皮肤有破损者:当皮肤存在微小破损时,如搔抓、外伤等造成的皮肤破损,HPV更容易侵入皮肤细胞从而引发感染。例如,有些人本身皮肤比较敏感,容易因为搔抓等原因导致皮肤破损,这时候就增加了感染HPV的几率。对于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的人群,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需要更加注意保护皮肤,避免皮肤破损,一旦皮肤有破损要及时处理,防止病毒感染。比如儿童在玩耍过程中容易出现皮肤擦伤等情况,家长要注意及时清洁和保护伤口;成年人如果从事一些容易导致皮肤破损的工作,如建筑工人等,要做好防护措施。
长期接触刺激性物质人群:长期接触一些刺激性物质的人群,如经常接触洗涤剂、化学试剂等的人群,皮肤的屏障功能可能会受到损害,从而增加感染HPV的风险。这类人群无论是在工作场所还是日常生活中,都要注意保护皮肤,尽量减少皮肤与刺激性物质的直接接触,必要时可以佩戴防护手套等。例如,家庭主妇长期接触洗涤剂,手部皮肤容易受损,感染HPV的几率相对较高,所以在做家务时佩戴手套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