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炎患者饮食需分急性期和缓解期调整,急性期发作剧烈时暂禁食,缓解后先喝温水再过渡到清淡易消化流质食物;缓解期要吃清淡易消化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规律进食;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孕妇急性胃炎患者各有注意事项,儿童要注重营养补充和食物卫生,老年要选易消化食物并兼顾其他慢性病,孕妇要谨慎饮食且避免自行用药。
一、急性期饮食调整
1.禁食情况:急性胃炎发作较剧烈时,通常需要暂时禁食,让胃肠道得到充分休息,一般禁食时间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能为数小时到1天左右,目的是减少食物对胃黏膜的刺激,避免加重炎症反应。
2.开始进食的选择:当症状有所缓解后,可先尝试饮用少量温水,如果没有不适反应,可逐渐过渡到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等。米汤容易消化,能为身体提供一定能量,且对胃的刺激较小;藕粉也是温和的流质,富含碳水化合物,可为机体补充能量。
二、缓解期饮食原则
1.清淡易消化为主
谷类食物:可选择软面条、馒头等。软面条经过煮制后质地柔软,容易被胃肠道消化吸收,馒头属于发酵面食,相对比较容易消化,能为身体提供碳水化合物来源。对于儿童急性胃炎患者,软面条可以煮得更软烂一些,方便吞咽和消化;老年人也适合选择这类清淡易消化的谷类食物。
蛋白质食物:可适量摄入鸡蛋羹、嫩豆腐等。鸡蛋羹富含优质蛋白质,且容易消化;嫩豆腐富含植物蛋白,也是比较温和的蛋白质来源。在烹饪鸡蛋羹时要注意蒸熟蒸透;豆腐烹饪时避免过于油腻的做法。对于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的急性胃炎患者,选择豆腐等植物蛋白时要注意其对血糖的影响,可搭配合适的主食。
2.避免刺激性食物
辛辣食物:如辣椒、花椒等,这类食物会刺激胃黏膜,加重胃黏膜的充血、水肿等炎症反应。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食用辛辣食物后都可能导致胃痛、反酸等症状加重。例如,患有急性胃炎的年轻人如果食用了辣椒,可能会立刻出现胃部灼热感;老年人本身胃肠功能相对较弱,食用辛辣食物后更易引发不适。
油腻食物:像油炸食品、肥肉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会增加胃的消化负担,不利于胃黏膜的修复。对于肥胖人群合并急性胃炎,油腻食物会进一步加重胃肠道负担,影响身体恢复;对于儿童急性胃炎患者,过多食用油腻食物可能导致消化不良,出现腹胀等症状。
过冷过热食物:过冷的食物如冰镇饮料、冰淇淋等会刺激胃血管收缩,影响胃黏膜的血液供应;过热的食物如刚出锅的烫饭、烫汤等会烫伤胃黏膜,加重炎症。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过冷过热食物的刺激影响类似,但儿童由于胃肠道更娇嫩,更应避免食用过冷过热食物;老年人胃肠功能减退,也需注意食物温度适宜。
3.规律进食
定时定量:每天按时进餐,每餐的量要适中,避免过饱或过饥。过饱会加重胃的消化负担,过饥则会导致胃酸分泌无食物中和,刺激胃黏膜。对于上班族急性胃炎患者,要尽量保证三餐定时定量,可准备一些健康的小零食在两餐之间饥饿时食用,但要注意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无糖酸奶等。
细嚼慢咽:进食时要充分咀嚼食物,这样可以减轻胃的消化压力,使食物更好地消化吸收。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细嚼慢咽都有助于胃肠道健康。例如,老年人牙齿可能不太健全,更要注意细嚼慢咽,将食物充分咀嚼后再吞咽,减少胃的消化负担。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急性胃炎患者:除了遵循上述一般饮食原则外,要特别注意营养的补充。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可以选择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的水果泥(但要避免过酸的水果,如橙子等,以免刺激胃)、蔬菜泥等。同时,要注意食物的卫生,防止因饮食不洁导致胃炎加重或复发。
2.老年急性胃炎患者:老年人胃肠功能衰退,消化吸收能力减弱。在饮食上更要注重选择易于消化的食物,如前面提到的软面条、鸡蛋羹等。另外,老年人可能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要注意饮食的搭配。例如,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急性胃炎患者,在选择主食时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量,可选择杂粮面条等升糖指数相对较低的食物;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要注意低盐饮食,避免食用过咸的食物加重病情。
3.孕妇急性胃炎患者:孕妇的饮食需要格外谨慎,既要保证自身营养需求,又要考虑胎儿的健康。在急性胃炎发作时,首先要保证基本的营养供应,可选择一些温和的食物,如稀粥、山药糊等。山药糊具有健脾益胃的作用,对胃黏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要避免自行服用药物,如需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因为某些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