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考虑神经梅毒的情况包括:有不洁性行为史、既往梅毒未规范治疗、HIV感染者等高危人群;出现神经精神、眼部、耳部、脑膜或脑血管、脊髓及周围神经等相应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如脑脊液检查有细胞数增多、蛋白升高、葡萄糖降低及血清学检查非特异性抗体滴度高且脑脊液异常等支持时,均需高度怀疑神经梅毒。
一、有高危因素的人群需考虑神经梅毒
1.有不洁性行为史者:若有与梅毒患者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包括同性或异性性行为,此类人群感染梅毒后,有发展为神经梅毒的风险。因为梅毒螺旋体可通过性接触传播,当螺旋体进入人体后,有一定概率侵犯神经系统。例如,研究发现,不洁性行为是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其中部分患者会进一步出现神经受累的表现。
2.既往有梅毒病史未规范治疗者:既往确诊梅毒,但未接受正规、足疗程的治疗,梅毒螺旋体有可能在体内潜伏并侵犯神经系统,进而发展为神经梅毒。这是因为不规范治疗无法彻底清除体内的梅毒螺旋体,螺旋体持续存在就可能向神经系统扩散。比如,一些患者曾患梅毒,仅接受了短期、不规律的治疗,之后出现了神经系统相关症状,就需要考虑神经梅毒的可能。
3.HIV感染者:HIV感染者由于自身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感染梅毒螺旋体后,发生神经梅毒的概率显著高于非HIV感染者。HIV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得机体对梅毒螺旋体的清除能力下降,梅毒螺旋体更容易侵犯神经系统。大量研究表明,HIV合并梅毒感染的患者中,神经梅毒的发生率明显升高。
二、出现相应神经系统症状或体征时需考虑神经梅毒
1.神经精神症状:患者出现头痛、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情绪改变(如抑郁、焦虑等)等表现时需考虑神经梅毒。例如,部分神经梅毒患者会出现进行性的认知功能下降,类似阿尔茨海默病的一些表现,但有梅毒感染高危因素时就需要警惕神经梅毒导致的神经精神症状。这是因为梅毒螺旋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后,会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从而出现上述一系列神经精神方面的异常。
2.眼部症状:出现视力下降、复视、瞳孔异常(如Argyll-Robertson瞳孔,表现为瞳孔缩小、对光反射消失但调节反射存在)等眼部表现时应考虑神经梅毒。梅毒螺旋体可累及眼部的神经和组织,导致眼部出现多种异常症状。Argyll-Robertson瞳孔就是神经梅毒较为特征性的眼部表现之一,通过检查发现这种特殊的瞳孔改变,结合高危因素就需要考虑神经梅毒。
3.耳部症状:出现听力下降、耳鸣等耳部症状时也需考虑神经梅毒。梅毒螺旋体可能侵犯耳部的神经结构,影响听力和耳部的正常功能,从而引起听力下降和耳鸣等表现。有梅毒高危因素的患者出现耳部症状时,要想到神经梅毒的可能性。
4.脑膜或脑血管症状:出现颈项强直、头痛伴呕吐(颅内压增高表现)、肢体瘫痪、失语等脑膜或脑血管受累的症状时需考虑神经梅毒。梅毒螺旋体感染脑膜或脑血管时,会引起脑膜炎症反应以及脑血管的病变,进而出现上述相应的症状。比如,脑膜受累可导致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脑血管受累可能引起脑梗死相关的肢体瘫痪、失语等表现。
5.脊髓及周围神经症状:出现下肢感觉异常(如麻木、疼痛)、行走困难(共济失调表现)、尿便失禁等脊髓及周围神经受累的症状时需考虑神经梅毒。梅毒螺旋体侵犯脊髓及周围神经时,会影响神经的正常传导功能,导致相应的感觉、运动等方面的异常。例如,脊髓痨是神经梅毒的一种类型,主要表现为下肢闪电样疼痛、共济失调等脊髓及周围神经受累的症状。
三、实验室检查支持时需高度怀疑神经梅毒
1.脑脊液检查:脑脊液中细胞数增多,蛋白含量升高,葡萄糖含量降低等异常改变提示可能存在神经梅毒。一般来说,神经梅毒患者的脑脊液常规检查会有相应的异常,如细胞数可轻度至中度升高,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含量升高,葡萄糖含量低于血糖的2/3等。同时,脑脊液梅毒血清学试验(如脑脊液VDRL、FTA-ABS-CSF等)阳性对神经梅毒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当脑脊液VDRL试验阳性时,结合临床症状和高危因素,高度提示神经梅毒。
2.血清梅毒学检查:血清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及非特异性抗体阳性是梅毒感染的依据,若血清非特异性抗体滴度较高(如滴度≥1:8)且脑脊液检查有异常,也支持神经梅毒的诊断。血清学检查是诊断梅毒的重要手段,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一旦阳性,终身阳性,而非特异性抗体滴度与疾病的活动度相关。当血清非特异性抗体滴度较高,同时伴有脑脊液的异常改变时,要考虑神经梅毒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