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畸胎瘤腹腔镜手术包括术前准备(评估患者、肠道、皮肤、阴道准备等)、手术步骤(建立气腹、放置器械、探查盆腔、处理肿瘤、取出标本、冲洗腹腔等)、术后护理(一般护理、切口护理、肠道功能恢复、饮食护理、并发症观察等),且对年轻未生育患者和老年患者有不同特殊考虑,需全面细致保障手术顺利及患者良好恢复。
一、术前准备
1.患者评估
一般情况:需全面了解患者的年龄、月经史、生育要求等情况。对于年轻女性,要充分考虑对生育功能的影响;不同年龄的患者身体状况和耐受力有所不同,需针对性准备。
相关检查: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传染病筛查、妇科超声等检查,以明确肿瘤的大小、位置、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还需进行心电图检查评估心脏功能。
2.肠道准备:术前通常需要进行肠道清洁准备,一般在术前一天进食流质饮食,术前晚口服泻药或进行清洁灌肠,目的是排空肠道,减少术中污染和方便手术操作。
3.皮肤准备:手术前一天要进行皮肤准备,范围包括下腹部及会阴部,需去除毛发并清洁皮肤,以降低术后感染的风险。
4.阴道准备:对于需要经阴道操作的情况,可能需要在术前进行阴道消毒,预防感染。
二、手术步骤
1.建立气腹: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后,通常在脐部做一个1cm左右的切口,插入气腹针,注入二氧化碳建立气腹,使腹腔内压力维持在12-15mmHg左右。
2.放置腹腔镜器械:通过脐部的切口插入腹腔镜,然后在双侧下腹部分别做0.5-1cm的切口,放入操作器械。
3.探查盆腔:通过腹腔镜观察盆腔内情况,明确卵巢畸胎瘤的位置、大小、与周围组织的粘连情况等。
4.处理卵巢畸胎瘤
分离粘连:如果肿瘤与周围组织有粘连,需要用分离器械仔细分离粘连组织,尽量避免损伤周围脏器。
游离卵巢:将卵巢周围的组织游离,暴露卵巢畸胎瘤。
切除肿瘤:根据肿瘤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切除肿瘤,对于较小的肿瘤,可以直接用抓钳等器械将其从卵巢上分离切除;如果肿瘤较大,可能需要将卵巢组织适当游离后完整切除肿瘤,然后对卵巢创面进行止血处理,可采用电凝止血等方法。
5.取出标本:将切除的肿瘤装入标本袋中,通过扩大脐部的切口将标本取出。
6.冲洗腹腔: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清除腹腔内的积血、碎屑等,然后排出腹腔内的二氧化碳,取出腹腔镜及操作器械,缝合腹壁切口。
三、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
生命体征监测:术后需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一般每小时监测一次,直至平稳。
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疼痛程度给予相应的处理,若疼痛较轻可采用心理疏导等非药物方法缓解,若疼痛较严重可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物。
2.切口护理
观察腹壁切口有无渗血、渗液,保持切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如果发现切口有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
3.肠道功能恢复:术后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以促进肠道蠕动恢复,一般术后6小时可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翻身等活动,术后1-2天可逐渐下床活动。同时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腹胀、腹痛等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若出现腹胀明显等情况,可采取肛管排气等措施。
4.饮食护理:术后先给予流质饮食,如米汤等,然后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普通饮食。饮食应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以促进身体恢复。
5.并发症观察
出血:观察患者有无阴道出血、腹痛等情况,若出现腹腔内出血可能表现为腹痛加剧、血压下降等,需及时处理。
感染:关注患者体温变化及切口、盆腔等有无感染迹象,若有感染征象应及时应用抗生素等治疗。
四、不同人群的特殊考虑
1.年轻未生育患者
在手术过程中要更加精细操作,尽量减少对卵巢组织的损伤,以最大程度保留生育功能。对于肿瘤较小且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考虑行卵巢畸胎瘤剥除术,保留正常卵巢组织。
术后需密切关注卵巢功能恢复情况,指导患者合理备孕,一般建议在术后3-6个月根据身体恢复情况评估后尝试受孕。
2.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身体各器官功能有所减退,术前要更全面评估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对于合并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患者,需在术前将基础疾病控制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术后要加强对基础疾病的监测和护理,预防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因为老年患者术后恢复相对较慢,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
总之,卵巢畸胎瘤腹腔镜手术是一个较为精细的操作过程,从术前准备到术后护理都需要全面细致地进行,同时要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和患者良好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