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内镜微创切除术后需从饮食、休息与活动、病情观察、复诊等方面进行护理。饮食上术后初期逐步过渡,1周左右恢复正常饮食但要注意营养均衡等;休息与活动上术后先卧床休息,逐步增加活动量;病情观察要关注出血(大便颜色性状、头晕心慌乏力等)和腹痛情况;要按时复诊了解手术创面愈合等情况。
一、饮食方面
1.术后初期饮食:
一般来说,肠息肉内镜微创切除术后6小时内需禁食禁饮。6小时后可先尝试饮用少量温水,若没有不适反应,可逐渐过渡到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等。这是因为术后胃肠道需要一定时间恢复蠕动功能,过早进食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甚至导致出血等并发症。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胃肠道功能相对较弱,更要严格遵循这个时间节点来进行饮食过渡,避免因过早进食导致不良后果。对于老年患者,本身胃肠道功能可能存在衰退情况,术后饮食过渡更要谨慎缓慢。
术后1-2天可进食半流质饮食,像软面条、蒸蛋羹等。此阶段饮食要注意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影响伤口愈合。例如辛辣食物可能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胃肠道蠕动增加,不利于术后创面的修复。
2.逐步恢复正常饮食:
术后1周左右可逐渐恢复正常饮食,但仍要注意营养均衡。要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如新鲜蔬菜(西兰花、菠菜等)、水果(香蕉、苹果等),但要注意水果要切成小块或榨成果汁后饮用,避免大块水果刺激肠道。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而便秘可能会增加腹压,导致手术创面出血。对于有糖尿病的患者,在选择水果时要注意选择低糖水果,并控制摄入量,因为高血糖不利于伤口愈合。
避免食用坚硬、粗糙的食物,如坚果、油炸食品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划伤肠道创面,引起出血。同时,要戒烟戒酒,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都会对胃肠道产生刺激,影响术后恢复。
二、休息与活动方面
1.术后休息:
术后需要充分休息,一般建议患者卧床休息1-2天。对于年轻患者,如果身体状况较好,术后24小时后可适当在床上进行翻身等活动,但要避免剧烈翻身。而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术后休息时间可能需要适当延长至2-3天。休息可以减少机体的耗氧量,有利于身体的恢复,同时也能降低手术创面出血的风险。
儿童患者术后也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家长要注意让孩子避免过度哭闹和剧烈活动,因为哭闹和剧烈活动可能会引起腹压升高,导致手术创面出血。
2.逐步增加活动量:
在术后2-3天可根据自身情况逐步增加活动量,如在床上坐起、短时间散步等。但要注意活动量逐渐增加,避免突然进行剧烈运动。例如可以先在床边坐5-10分钟,然后再尝试短距离散步,每次散步时间不宜过长,以10-15分钟为宜。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增加活动量时要更加谨慎,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活动量的调整,因为活动量过大可能会诱发心血管疾病发作。
三、病情观察方面
1.出血情况观察:
要密切观察大便的颜色和性状。如果发现大便颜色变黑(呈柏油样便)或出现血便,要及时告知医生。因为术后创面有出血的可能,柏油样便提示上消化道或小肠出血,血便则提示肠道创面有出血情况。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大便情况,一旦发现异常要立即就医。老年患者由于对疼痛和出血的感知可能不如年轻人敏感,更要加强自我观察或在家人的协助下密切观察大便情况。
还要注意有无头晕、心慌、乏力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提示有出血导致的贫血情况。如果出现这些症状,要立即平卧休息,并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处理。
2.腹痛情况观察:
注意观察腹痛的部位、性质和程度。如果出现持续的腹痛或腹痛逐渐加重,要警惕是否有肠道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肠道穿孔时腹痛多为剧烈的持续性腹痛,且可能伴有腹肌紧张等表现。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对腹痛的感知和表述可能不同。儿童患者可能会用哭闹来表达不适,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哭闹情况是否异常;老年患者可能表述不清,家属要密切关注其腹部情况和一般状态。
四、复诊方面
1.按时复诊:
一般术后1个月左右要进行肠镜复查,以了解手术创面的愈合情况。如果发现有残留息肉或新的息肉生长,可以及时进行处理。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患者,如息肉较大、病理结果提示有癌变倾向等,复诊时间可能会有所不同,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嘱咐按时复诊。儿童患者如果是良性息肉,术后复诊时间可能也需要按照医生的安排进行,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和疾病发生发展的特点,复诊也非常重要,有助于及时监测肠道情况,预防息肉复发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