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疤痕增生受手术创伤程度、个体体质因素、炎症反应、愈合过程中因素影响。深度创伤、广泛创伤易致疤痕增生;瘢痕体质者易异常增生,关节等皮肤张力大部位易增生;术后感染、异物反应可促进增生;伤口愈合时间延长、表皮屏障功能受损会增加增生可能。
广泛创伤:手术涉及的范围较广,皮肤组织缺损较多,机体修复时需要大量的胶原蛋白来填补缺损,这会导致胶原蛋白过度沉积,引发疤痕增生。比如大面积的皮肤肿瘤切除手术,手术创面大,修复过程中胶原蛋白合成过多,容易出现疤痕增生。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在广泛创伤后的疤痕增生情况类似,主要与创面修复的胶原蛋白代谢有关。生活方式中,良好的营养状态有助于创面修复,若营养不良则可能影响胶原蛋白代谢,增加疤痕增生风险。有过广泛创伤疤痕增生病史的人群再次手术时,需更加重视疤痕预防。
个体体质因素
瘢痕体质:这是一种特殊的体质,具有遗传倾向。这类人群的成纤维细胞对各种刺激反应过度,在受到手术创伤后,会持续大量合成胶原蛋白,导致疤痕异常增生,形成明显高于皮肤表面、质地坚硬的增生性疤痕或瘢痕疙瘩。瘢痕体质在儿童中也可能存在,由于儿童皮肤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疤痕增生可能更为明显。女性瘢痕体质者与男性在发病率上无明显差异,但在外观关注上可能更受影响。生活方式对瘢痕体质者的疤痕增生影响主要在于避免进一步的皮肤损伤,若有皮肤损伤即使是微小的也可能引发明显疤痕增生。有瘢痕体质家族史的人群在手术前需充分了解可能出现的疤痕增生情况。
皮肤张力:身体不同部位皮肤张力不同,张力大的部位手术创伤后疤痕增生的概率较高。例如,关节部位(如膝关节、肘关节等),由于关节的活动会使皮肤受到持续的牵拉,在修复过程中胶原蛋白容易排列紊乱,导致疤痕增生。儿童关节部位皮肤张力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能会有变化,影响疤痕增生情况;女性和男性在关节部位的皮肤张力差异不大,主要与关节活动度有关。生活方式中,关节部位术后过早活动可能增加皮肤张力,加重疤痕增生,所以术后需要适当限制关节活动以减少疤痕增生风险。有关节部位手术史且疤痕增生明显的人群再次手术时,要特别注意皮肤张力对疤痕的影响。
炎症反应
术后感染:手术后如果发生感染,会刺激机体的炎症反应,使炎症细胞浸润增加,进一步激活成纤维细胞,导致胶原蛋白合成加速,从而促进疤痕增生。儿童术后免疫系统相对不完善,发生感染的风险相对较高,且感染后更易引发明显的疤痕增生;女性在术后护理若不注意等情况下也易发生感染,进而影响疤痕情况。生活方式中,术后保持伤口清洁卫生是预防感染的关键,若生活不规律等可能降低机体抵抗力,增加感染风险。有术后感染病史的人群再次手术时,需严格预防感染以降低疤痕增生风险。
异物反应:手术中如果有异物残留,如手术缝线、纱布纤维等,会持续引起机体的炎症反应。异物作为一种持续的刺激源,会不断激活成纤维细胞,导致疤痕组织过度增生。不同年龄人群对异物反应导致疤痕增生的情况类似,主要取决于异物是否存在及机体的炎症反应程度。女性在手术中若对异物反应更敏感则可能更易出现疤痕增生,但这并非绝对。生活方式中,术后应注意观察伤口情况,若发现异常及时就医,以排除异物反应。有过手术异物残留导致疤痕增生病史的人群再次手术时,要仔细检查避免异物残留。
愈合过程中的因素
伤口愈合时间:正常伤口愈合时间如果延长,会使疤痕增生的可能性增加。例如,伤口愈合过程中出现愈合延迟,成纤维细胞持续处于活跃状态,胶原蛋白持续合成,导致疤痕组织过度增生。儿童伤口愈合相对较快,但如果出现愈合延迟情况,也可能引发明显疤痕增生;女性和男性伤口愈合时间差异不大,主要与伤口本身情况及机体修复能力有关。生活方式中,充足的休息、良好的营养等有助于促进伤口正常愈合,若生活方式不健康则可能导致伤口愈合时间延长。有伤口愈合延迟病史的人群再次手术时,需提前做好促进伤口愈合的准备以降低疤痕增生风险。
表皮屏障功能:手术破坏了皮肤的表皮屏障功能,使皮肤的防御能力下降,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进而影响疤痕的形成。表皮屏障功能受损后,皮肤水分流失增加,炎症更容易侵入,导致疤痕增生相关的炎症反应加剧。儿童表皮屏障功能相对较弱,术后更需注意保护表皮屏障以减少疤痕增生风险;女性在皮肤护理等方面若不注意可能影响表皮屏障功能,进而影响疤痕情况。生活方式中,术后正确的皮肤护理,如保持伤口清洁、适当保湿等,有助于维护表皮屏障功能,降低疤痕增生概率。表皮屏障功能受损过严重的人群再次手术时,要格外重视表皮屏障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