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畸胎瘤手术前需评估患者多方面情况并做好肠道、阴道等准备,手术方式分腹腔镜和开腹,腹腔镜适用于小良性瘤,开腹用于大、怀疑恶性或粘连严重情况,术后要做好一般护理、预防处理并发症,对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需据患者情况选合适术式,遵循规范保障患者安全预后。
一、手术前准备
1.患者评估
年龄方面:不同年龄段患者身体状况和对手术的耐受能力不同。年轻患者可能更关注术后卵巢功能的保留,而老年患者可能需要综合考虑心肺功能等全身情况。例如,年轻患者若为单侧卵巢畸胎瘤,尽量保留正常卵巢组织;老年患者则需评估是否能耐受较长时间的手术等。
生活方式:长期吸烟的患者可能存在呼吸道纤毛运动减弱等情况,增加术后肺部感染风险,术前需劝导戒烟;有肥胖等生活方式相关问题的患者,手术中需注意操作空间等问题,术后恢复可能相对较慢,需加强术后护理。
病史:若患者有既往腹部手术史,可能存在腹腔粘连,手术中分离粘连时需格外谨慎,避免损伤周围脏器;若有内分泌相关病史,需评估手术对内分泌功能的影响等。
完善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肿瘤标志物(如AFP、β-HCG等,对于判断畸胎瘤性质有一定帮助)、盆腔超声、CT或MRI等,明确肿瘤大小、位置、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
2.肠道准备:一般术前1-2天进流质饮食,术前1天口服泻药清洁肠道,以减少术中污染和便于手术操作。
3.阴道准备:对于经阴道途径手术的患者,术前需进行阴道消毒等准备。
二、手术方式选择
1.腹腔镜手术
适用情况:适用于肿瘤较小、怀疑为良性畸胎瘤的患者。对于大多数单侧卵巢良性畸胎瘤患者,腹腔镜手术是常用的微创方式。
操作过程:
建立气腹:一般采用二氧化碳气腹,压力维持在12-15mmHg。
放置腹腔镜器械:通常在脐部穿刺放置腹腔镜,作为观察孔,然后在双侧下腹部各穿刺一个操作孔。
探查盆腔:明确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如与卵巢、输卵管、子宫等的关系。
处理肿瘤:对于卵巢畸胎瘤,若肿瘤较小,可将卵巢与肿瘤一并游离,然后用取物袋将肿瘤取出;若肿瘤较大,可在腹腔内将肿瘤穿刺抽液后缩小体积再取出。对于单侧卵巢畸胎瘤,尽量保留正常卵巢组织,若肿瘤与卵巢粘连紧密,需仔细分离粘连,尽量保留有功能的卵巢组织。
2.开腹手术
适用情况:
肿瘤较大,估计腹腔镜手术难以完整取出或存在恶性可能的情况。例如,肿瘤直径大于10cm,或者肿瘤标志物异常升高怀疑恶性的情况。
存在严重腹腔粘连,腹腔镜手术难以操作的情况,如既往有多次腹部手术史导致腹腔广泛粘连。
操作过程:
切口选择:根据肿瘤大小等选择合适的腹部切口,一般为下腹正中切口或旁正中切口等。
探查腹腔:进入腹腔后,详细探查肿瘤情况,包括与周围组织的粘连范围等。
处理肿瘤:若为良性畸胎瘤,完整切除肿瘤及受累的卵巢组织(根据肿瘤情况);若考虑恶性,需按照恶性肿瘤手术原则进行,如切除范围可能包括患侧附件、子宫、大网膜等,同时需进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等操作。
三、术后处理及注意事项
1.一般术后护理
生命体征监测: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一般每小时监测一次,平稳后可延长监测间隔。
伤口护理:对于腹腔镜手术的伤口,需观察有无渗血、渗液,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开腹手术伤口需定期换药,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2.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出血:无论是腹腔镜还是开腹手术,都需警惕术后出血。若患者出现腹痛加剧、血压下降等情况,需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如超声等,明确出血原因,必要时再次手术止血。
感染:术后需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一般根据手术情况预防性应用1-2天抗生素。若患者出现发热、腹痛伴阴道分泌物异常等情况,需考虑感染可能,进行血常规、分泌物培养等检查,针对性应用抗生素治疗。
肠梗阻:尤其是开腹手术患者,术后需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肠梗阻表现。早期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补液等保守治疗,若保守治疗无效,需考虑手术治疗。
3.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年轻患者:需关注术后卵巢功能恢复,定期监测性激素水平等,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作息,促进身体恢复,必要时可给予促进卵巢功能恢复的药物(需在医生评估下使用)。
老年患者:需加强心肺功能的监测和维护,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预防肺部感染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对于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老年患者,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确保术后平稳恢复。
总之,卵巢畸胎瘤手术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手术过程中需严格遵循操作规范,术后加强护理和并发症预防,以保障患者的安全和良好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