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需遵循规律进食(定时定量、细嚼慢咽)、选择易消化食物(主食选软面条等、蛋白质类选瘦肉等、蔬果选南瓜等)、避免刺激性食物(忌辛辣、油腻、过冷过热食物),儿童患者要保证营养均衡、避免过多零食;老年患者饮食需更软烂易消化且兼顾其他慢性病要求;孕妇患者要保证营养充足、注意饮食卫生及根据反应调整饮食。
一、饮食原则
1.规律进食
定时定量: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应保持规律的进餐时间,每日可分为3-5餐,每餐食量适中,避免过饥或过饱。例如,早餐可在7-8点,午餐在11-12点,晚餐在18-19点左右,这样有助于维持胃酸分泌的节律,减轻胃的负担。从年龄角度看,儿童患者更需严格遵循定时定量,因为其胃肠功能发育尚不完善,不规律进食易加重胃肠紊乱;对于老年患者,也应保证定时定量,随着年龄增长,胃肠蠕动功能减弱,规律进食可更好地促进消化。
细嚼慢咽:进食时要充分咀嚼食物,一般每口食物咀嚼20-30次,这样能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便于消化,还可减少对胃黏膜的机械性刺激。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应注意细嚼慢咽,儿童在家长引导下养成该习惯,老年患者自身也应尽量做到,以提高消化效率,保护胃黏膜。
2.选择易消化食物
主食类:可多吃软面条、馒头、米粥等。例如,米粥煮至软烂,其中的淀粉易于消化分解为糖类,为身体提供能量。对于患有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孕妇,米粥是很好的主食选择,既易消化又能补充营养。而术后康复期的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也可将面条煮得更软,方便吞咽和消化。
蛋白质类:优质蛋白质的来源包括瘦肉(如鸡胸肉、猪瘦肉)、鱼肉、蛋类、豆制品等。鱼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且肉质细腻,容易被胃消化吸收;豆制品如豆腐、豆浆等,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且经过加工后更易消化。青少年患者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可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以满足身体需求;而患有慢性肾病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在选择蛋白质类食物时需根据肾功能情况适当调整,避免加重肾脏负担。
蔬菜水果类:应选择富含维生素且质地柔软的蔬菜水果,如南瓜、胡萝卜、香蕉、熟透的苹果等。南瓜含有丰富的果胶,可保护胃黏膜;香蕉对胃黏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易于消化。对于儿童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可将香蕉制成香蕉泥食用;老年患者则可根据自身牙齿情况,选择合适的烹饪方式处理蔬菜水果,如将胡萝卜做成胡萝卜泥。
3.避免刺激性食物
辛辣食物:辣椒、花椒、芥末等辛辣食物会刺激胃黏膜,加重胃黏膜的充血、水肿等炎症反应,应尽量避免食用。对于喜欢吃辣的年轻患者,要严格控制辛辣食物的摄入;而患有胃溃疡合并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老年患者,更应绝对禁忌辛辣食物,以免诱发溃疡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油腻食物:油炸食品、肥肉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会加重胃的消化负担,还可能导致胆汁反流,刺激胃黏膜。例如,炸鸡、油条等油炸食品含有大量油脂,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应尽量少吃。肥胖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尤其要注意减少油腻食物摄入,以控制体重,减轻胃的负担。
过冷过热食物:过冷的食物如冰饮、冰镇水果等会使胃血管收缩,影响胃的血液循环和消化功能;过热的食物如刚出锅的烫饭、烫汤等会烫伤胃黏膜。无论是儿童、中青年还是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都应避免食用过冷过热的食物,保持食物温度适中,一般以40-50℃为宜。
二、特殊人群饮食注意
1.儿童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饮食上除遵循上述一般原则外,更要保证营养均衡。要注意食物的多样性,避免挑食、偏食。例如,在主食方面,除了米粥、面条,还可适当添加燕麦粥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但要注意烹饪得足够软烂。同时,儿童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应避免食用过多零食,尤其是高糖、高脂肪的零食,如巧克力、薯片等,这些零食会影响正餐食欲,还可能加重胃肠负担。
2.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
老年患者胃肠功能减退,消化酶分泌减少,在饮食上要更加注重软烂、易消化。可适当增加流食或半流食的摄入,如蛋羹、蔬菜汤等。此外,老年患者常伴有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饮食上还需兼顾这些疾病的饮食要求。例如,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要控制主食的摄入量,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如杂粮粥等,并注意监测血糖变化;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则要限制盐分摄入,每日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下。
3.孕妇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
孕妇需要充足的营养来满足自身和胎儿的生长发育需求。在饮食上,要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摄入。例如,可多吃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等,以预防孕期贫血;同时要注意饮食的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引起胃肠道感染,加重胃炎症状。孕妇还应根据自身的反应调整饮食,如出现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时,可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苏打饼干等,缓解不适症状。



